中医医案——多发性粉瘤.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加味二陈汤治疗痰核

病案:刘某,男,47岁。

初诊:1985年6月19日。

主诉及病史:3年前两前臂生结核,如白果、栗子大小不等,连接三五枚,皮色不变,不痛不痒,按之柔软,质地较硬,边缘光滑,稍能移动,近年来胸腹、背部有所发现。曾经数个医院诊断均为“多发性粉瘤”,令其摘除,因不愿手术,故来本院就医。

辨证:此由痰湿凝聚而成。

治法:治宜化痰祛湿,软坚散结,望其消散。加味二陈汤主之。

处方:橘红12g制半夏9g茯苓12g白芥子9g川贝母9g海蛤壳12g生甘草3g

服药10日,效果不显,结核如故,原方去甘草,加昆布、海藻各9g继服。半月后,肿块缩小,质地紧韧度较差,再以原方去贝母,加生牡蛎18g;连服20余剂,结核大部分消失,3个月后肿块全部消失。

按语本病生于皮里膜外,因痰湿结聚而为痰实,其形大小不一,小而硬者谓痰核,大而软者谓粉瘤。《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说:“此症生于皮里膜外,结如果核,坚而不痛”,谓之结核。其治法,主要是化痰燥湿,以冀消散。用二陈汤燥湿化痰,白芥子去皮里膜外之痰实;加贝母协其驱痰;海藻、昆布以软坚;用海蛤、牡蛎滋阴清热以软坚。余用此方加减,治疗本病10数例,效果颇佳。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94-95,李廷来医案。

李廷来,1919年生,山东省阳谷县人。中医外科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外科世家,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和教学40余年,经验丰富。对痈疽、发背、对口疔疮、流痰、脱疽、恶脉、乳痈等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痈疽初起,治以消散,酿脓者可消则消,当发即发,绝不拘泥;阴证深伏者移深居浅,免伤筋骨;溃烂者治以扶正祛邪,临床颇多取效。他拟订的“五型分类法”治疗“脉管炎”,使许多脱疽者免于截肢之苦。

曾任济南市中医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副院长,并被选为济南市和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济南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

曾在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多篇。

文档评论(0)

186****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