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膝部肿块(伏兔疽).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阳和汤治疗伏兔疽

病案:田某,女,41岁。

初诊:1985年5月12日。

主诉及病史:左腿疼痛有年,曾经治疗未愈。数月前膝部上方起1肿块,高若覆碗,疼痛很轻,皮色不变,按之僵硬,推之不移,腿酸木乱,患肢跛行,伸屈困难,夜间盗汗,饮食正常,二便调。

诊查:脉沉细、舌苔白。血象:白细胞总数11200/mm3、中性70%、淋巴21%,血沉79mm/h,胸透心肺正常,局部X线拍片检查无异常发现。

辨证:此由寒邪侵袭、气血凝滞。

治法:治以温经通络、和阳化滞。阳和汤主之。外贴麝香回阳膏。

处方:熟地黄30g鹿角霜9g白芥子6g肉桂3g炮姜炭1.5g麻黄15g生甘草3g熟附子6g当归12g

兼服犀黄丸3g,早晨服。

10天后,腿酸木乱已除,肿物肿硬如前,再以原方加桃仁、红花继服,症状无明显变化。改服仙方活命饮。

处方:当归尾9g赤芍9g炒穿山甲9g皂角针9g制乳没各9g防风6g银花18g天花粉9g浙贝母9g白芷6g陈皮9g炒桃仁9g生甘草3g黄酒1两(为引)

兼服犀黄丸6g,每日1次。外用药同前。

服药3剂,症状减轻,肿块较前缩小,硬度较软,继服原方药6剂,局部又无变化。化验血沉35mm/h,白细胞10600/mm3、中性68%,再以阳和汤去附子,加浙贝、牛膝,仙方活命饮去黄酒,加忍冬藤,停外用药。以上2方交替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消失,行动自如,痊愈出院。

按语本病发病数月,肿块按之僵硬,推之不移,状若覆碗,当为阴疽。盗汗、血沉加快乃阴虚之象,故治以阳和汤以温经通络,和阳化滞,药后经络通,腿酸木乱除,但肿硬如前,加用活血之剂亦未显效。查白细胞11200/mm3,当考虑寒极生热,热盛肉腐,恐有化脓之势,改服仙方活命饮加犀黄丸3剂症减,肿大消,又继服则效减,仍应考虑阴寒偏重,故最后以温凉并举、交替服用,并减附子、黄酒之燥,加双花藤活络解毒,用牛膝引药直达病所,终以阴证转阳,滞解阳和,使之消散于无形。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95-96,李廷来医案。

李廷来,1919年生,山东省阳谷县人。中医外科主任医师。出身于中医外科世家,从事中医外科临床和教学40余年,经验丰富。对痈疽、发背、对口疔疮、流痰、脱疽、恶脉、乳痈等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痈疽初起,治以消散,酿脓者可消则消,当发即发,绝不拘泥;阴证深伏者移深居浅,免伤筋骨;溃烂者治以扶正祛邪,临床颇多取效。他拟订的“五型分类法”治疗“脉管炎”,使许多脱疽者免于截肢之苦。

曾任济南市中医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副院长,并被选为济南市和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济南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

曾在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多篇。

文档评论(0)

186****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