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6首诗歌鉴赏训练题含答案解析(沉郁顿挫,起承转合).docxVIP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6首诗歌鉴赏训练题含答案解析(沉郁顿挫,起承转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整理(沉郁顿挫,起承转合)

193.沉郁顿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河北民王安石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早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北民家家生男育女,学习耕织,可是一旦朝廷战败便要成为俘虏侍奉敌国。

B.三至八句铺叙河北民所受的“苦辛”,九、十句进一步渲染悲惨愁苦的气氛。

C.目睹河北民的苦难生活,诗人不禁遥想“贞观之治”的美好景象,心生感慨。

D.本诗借助河北民巧妙展现了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局面,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

16.王安石早年创作诗歌学习杜甫,本诗既有几分逼近杜诗的“沉郁”,又有得力于杜诗“顿挫”的妙处。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6分)

15.【答案】A(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情感、技巧、语言的能力。“输与”,意为送给,这里指缴税纳赋。三、四句意为:一家家生男育女学习耕织,粮食布帛交给朝廷再向敌国奉献。

16.【答案】①诗中反映河北人民在天灾人祸双重折磨下的苦难生活,透露出诗人内心无比的沉痛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这接近于杜诗的“沉郁”。

②诗歌运用对比映衬、转折叠加、逐层深入(逐层铺叙)等手法,造成了起伏跌宕之美,这得力于杜诗的“顿挫”之妙。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艺术风格的能力。一般认为,所谓“沉郁”,主要指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所谓“顿挫”,主要指诗歌表情达意抑扬跌宕,音调声情起伏迭变。沉郁与作品的主要意境有关,顿挫则与作品的表现技巧有关。故而本题答案即从这两点给分,“沉郁”解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顿挫”解析诗歌的手法和节奏。

【评分细则】共6分,每点3分,第一点中内容1分,情感1分(写出一个情感即可),“沉郁”1分;第二点中,手法2分(三个手法任意写出两个即可),“顿挫”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译文】河北的老百姓日子真够艰难,生活在边疆,与辽国和西夏相连。一家家生男育女学习耕织,粮食布帛交给朝廷再向敌国奉献。今年的大旱灾赤地千里,州县官吏依然抓壮丁去把苦役承担。老少相互搀扶向南逃荒,河南虽然丰收,老百姓也缺粮断餐。边民的愁苦如阴云遮空,天昏地暗,行人见了无不神情黯然。无法逢时生在贞观年间,那时几文钱买一斗稻谷,没有战乱!

194.起承转合

官居戏咏(其一)

陆游

万里飘然似断蓬,桐庐江上又秋风。

判余牍尾栖鸦①湿,衙退庭中立雁②空。

灯火市楼知酒贱,歌呼村路觉年丰。

谁言病守无欢意,也与邦人一笑同。

[注]①栖鸦:比喻稚嫩拙劣的字。②立雁:指站立两边的衙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首联以“断蓬”为喻写出自己宦游之状,用江上“秋风”营造出凄凉的意境。

B.诗人忙完公务后,文书上稚嫩拙劣的字迹未干,空荡的庭院内衙役早已散尽。

C.颔联和颈联实现空间变换,由空寂的衙内而至灯火通明的酒楼与丰收的乡村。

D.全诗写诗人任所内外的常见之物、常见之事,语言生动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2.律诗讲究起承转合,清刘熙载《艺概》中说律诗“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本诗的第三联“转”出了新境界,请对此进行分析。

①在意境上,由萧瑟孤寂,转为祥和热闹;

②在情感上,由羁旅之愁、仕宦之苦,转为欢愉快乐;

③在思想境界上,由关注个人,转向关注百姓,体现出诗人博大的胸襟。

1.B“稚嫩拙劣的字迹未干”是错误的。“稚嫩拙劣”只是作者的自谦。故选B。

2.①在意境上,由萧瑟孤寂,转为祥和热闹;

②在情感上,由羁旅之愁、仕宦之苦,转为欢愉快乐;

③在思想境界上,由关注个人,转向关注百姓,体现出诗人博大的胸襟。

【分析】本诗首联写到自己似断蓬一样漂泊桐庐谋得一份官差,然后又用“江上秋风”增添了环境的凄凉。颔联写到诗人忙完公务,空荡的庭院内衙役早已散尽。前两联在已经上应该了萧瑟孤寂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的羁旅之愁,仕宦之苦,主要集中到个人情感的表达。而颈联和颔联实现了空间上的转变,由前文空寂的衙内写到灯火同名的酒楼和丰收的乡村,尾联甚至说到自己虽然患病但看到丰收的景象,也和百姓们一起高兴,所以从意境上来说,由前两联的萧瑟孤寂转为祥和热闹,从情感上来说,由羁旅之愁、仕宦之苦,转为欢愉快乐,在思想境界上,前两联主要关注自我,而后两联转向关注社会,关注百姓,从而体现出诗人博大的胸襟。

19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寄李儋元锡①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