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说:“巧言乱德”,荀子却说:“君子必辩”。本卷两则文言文阅读材料指出了论辩的价值与危机。修辞立其诚,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也会遭遇这类“言说”的问题。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在前面
在这片被先贤智慧照亮的土地上,言语本身就是一个关乎道德与真理的竞技场。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一种独特的言说智慧得以形成并传承至今。
作文材料中“巧言乱德”与“君子必辩”的并置便诞生于此。“修辞立其诚”是这片土地上的根本法则,它要求言说者选择的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真诚的表达;不是取巧的辩术,而是明辨的勇气。这样的选择与其说是为了说服的效力,不如说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考验并彰显言说者的道德勇气与思想力量。
然而,先贤的智慧诞生于相对单纯的语境,当我们将这份古老的言说伦理置于信息爆炸的当代语境中时,一个深刻的矛盾便浮现出来。在一个以流量和关注度为王的时代,哗众取宠的“巧言”与煽动情绪的“暴言”似乎才是获取影响力的捷径。“君子必辩”的坚守,在许多人看来,可能甚至是迂腐、是不合时宜的。
古典智慧与现代语境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究竟何为真正的言说力量?儒家的话语伦理并非简单地呼吁我们放弃表达技巧,退回到某种原始状态;相反,它以一种哲学智慧的形态向被信息洪流裹挟的现代社会发出了深刻的拷问。它提醒我们,在一个表达不断异化的时代,真正的言说力量或许并非取决于修辞的精巧,而是源自我们内在真诚的深度与思想主体的清醒。这种清晰而坚定的力量能让我们驾驭语言,而非被语言所驾驭。
孔子破“邪辞”,荀子立“正辩”。从“慎言”的德性根基,到“敢言”的社会担当,我们以诚驭辩,则辩而不巧;以诚立言,则默而非懦。
解析
孔子说:“巧言乱德”,荀子却说:“君子必辩”。
孔子的关切植根于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秩序危机。当周礼的规范效力衰退,言语的失范成为道德滑坡的显著征兆。其“慎言”观(如“讷于言而敏于行”)旨在通过言语约束重建个体德性。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直言“巧言乱德”,此处的“巧言”绝非简单的能言善辩,而是特指那些脱离内在德性根基的虚饰之言。深入《论语》文本,会发现孔子对言语的审慎态度一以贯之。“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刚毅木讷近仁”(《子路》)。这种对“讷”的推崇,实则是对言说与德性关系的守护。
从哲学层面剖析,“巧言”之害在于其完成了言说与存在的分离。当言辞不再是人内在德性的自然流露,而沦为取悦他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时,言说本身就发生了异化。这种异化在当代社会尤为显著。网络空间中的“标题党”以惊悚措辞博取点击,商业宣传用华丽辞藻掩盖产品缺陷,甚至学术领域也出现为迎合评审而刻意包装的“学术表演”。当言说脱离“诚”的根基,不仅个体德性受损,更将导致整个社会信任体系的崩塌。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并非简单地反对言语表达的艺术性。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孔子有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说明儒家在强调德性优先的同时,也认可文采对思想传播的辅助作用。
荀子面对的是战国后期百家争鸣的思想激荡。在多元思想交锋中,儒家若保持沉默将丧失话语权。其“必辩”主张实为应对思想竞争的生存策略,通过积极参与论辩来彰明儒道。荀子在《非相》篇中明确提出“君子必辩”的主张,将言说从个人修养层面提升到社会责任高度。这里的“辩”不是诡辩,而是基于道义与真理的理性言说。荀子进一步阐释:“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明确了“辩”的价值取向。
在战国百家争鸣的语境中,荀子的“必辩”蕴含着双重意义:其一,君子需要通过理性论辩来彰明真理、破除谬误;其二,在价值多元的时代,沉默可能意味着对错误思想的纵容。
君子必辩,非为好胜,而为明道;非为压人,而为醒世。将视野转向当代,“君子必辩”的精神在公共领域显得尤为珍贵。当虚假信息泛滥时,需要专业人士的及时澄清;当社会不公发生时,需要知识分子的理性批评;当文明对话受阻时,需要跨文化学者的耐心沟通。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必辩”精神的践行。正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所强调的,理性的公共讨论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基础,这与荀子的主张有着深刻的契合。
本卷两则文言文阅读材料指出了论辩的价值与危机。
其“价值”维度,呼应着荀子“君子必辩”的倡导:在真理愈辩愈明的过程中,论辩成为文明进步的引擎、知识创新的熔炉、社会共识形成的基石。无论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催生的思想繁荣,还是古希腊广场上的辩证对话奠定的理性传统,抑或是现代学术共同体通过同行评议推动的科学革命,都彰显了理性论辩不可或缺的建设性力量。
而其“危机”维度,则深切回应着孔子“巧言乱德”的警示:当论辩脱离对真理的虔诚而沦为技巧的炫耀,当逻辑成为诡辩的伪装,当言辞的胜利压倒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整本书阅读与专题学习.docx
- 2025年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文化常识汇编.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课内素材:多角度+适用主题+示范段落.docx
- 2026届新课标全国Ⅰ卷高三语文9、10月份各地模考好题汇编之作文题目及范文.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之人物通讯类专项指导与训练.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6首诗歌鉴赏训练题含答案解析(沉郁顿挫,起承转合).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思辨作文训练:时时回望与不断向前看.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新题型:成语的意义变化(空穴来风)(2025高考全国二卷).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知识结构化:小说情感核心知识点清单.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知不足,自强不息之韵.docx
- 2026年上海市中考作文主题整理:我很菜,可是我很努力(附兰生范文).docx
- 2026年新高考语文备考之现代文阅读Ⅰ最新训练题型E:第3、4、5题的变化.docx
- 2026年中考作文备考:记叙文写作之扣题意识.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