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初二上册生物知识点超详细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与稳定性)
一、单元主题
围绕“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梳理生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掌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规律。
二、核心知识点梳理
1.生态因素与生物的相互关系
生态因素的分类(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因素类型
定义
实例
对生物的影响机制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非生物成分
光照影响植物开花(如菊花秋季开花,需短日照);温度影响青蛙冬眠(低温抑制代谢)
非生物因素是生物生存的“基础条件”,直接决定生物的分布范围(如沙漠缺水,仅耐旱生物生存)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种内:蜜蜂群体分工合作(种内互助);种间:狼捕食羊(捕食)、小麦与杂草争夺阳光(竞争)
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种群数量、生存策略(如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数量相互制约)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辩证关系):
适应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适应类型
实例
结构/行为与环境的匹配关系
形态结构适应
仙人掌叶退化为刺、茎肥厚多汁
减少水分蒸发,储存水分,适应沙漠干旱环境
生理功能适应
骆驼尿液少、驼峰储脂肪
减少水分消耗,储存能量,适应沙漠长时间缺水缺食
行为适应
鸟类迁徙、鱼类洄游
躲避恶劣环境(如冬季低温),寻找适宜繁殖/觅食场所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双向作用):
积极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增加大气氧气含量;蚯蚓松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和肥力);
消极影响:人类滥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外来物种入侵(如小龙虾)破坏本地生态平衡。
2.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核心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定义: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如一片森林、一个湖泊、一块农田);
生态系统的组成(四大成分,缺一不可):
成分类别
组成内容
功能
实例
易错点提示
生物部分
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细菌)
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基础(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树、草、藻类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没有生产者,其他生物无法生存
消费者(动物、寄生微生物)
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传递能量和物质;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兔、蛇、鸟类、人
消费者分为初级消费者(如兔,吃植物)、次级消费者(如蛇,吃初级消费者)
分解者(细菌、真菌、腐生动物)
分解动植物遗体、排泄物,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枯草杆菌、蘑菇、蚯蚓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清洁工”,缺少分解者会导致遗体堆积,物质循环受阻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为生物提供生存环境和物质原料(如阳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水是生物代谢的必需物质)
太阳光、雨水、土壤中的氮磷钾
非生物部分是生物部分存在的“前提”,脱离非生物部分,生物无法存活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两大核心功能):
食物链与食物网(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食物链书写规则:起点必须是生产者(如“草→兔→蛇→鹰”,不可写“兔→蛇→鹰”);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箭头指向捕食者(表示能量和物质的流动方向,如“草→兔”表示兔吃草,能量从草流向兔);
食物网: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连接形成(如“草→兔→鹰”“草→鼠→鹰”构成简单食物网);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某一生物数量变化对其他生物的影响越小)。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能量只能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再流向更高营养级,不可逆转(如能量不能从兔流回草);
逐级递减: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其余能量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被分解者分解或未被利用(如草的能量只有10%~20%被兔获取,兔的能量只有10%~20%被蛇获取);
实例:若草固定1000kJ能量,兔最多获取200kJ(20%),蛇最多获取40kJ,鹰最多获取8kJ。
物质循环的特点(以碳循环为例):
循环流动:物质在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空气、水、土壤)之间循环(如二氧化碳从大气进入植物体内,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有机物通过消费者捕食进入动物体内;动植物遗体被分解者分解,二氧化碳重新释放到大气中);
全球性:物质循环范围是整个生物圈(如碳元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气、海洋、陆地生物之间循环)。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原理:生态系统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使各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稳定(如鼠数量增多时,蛇数量增加,鼠数量被抑制;蛇数量过多时,鼠数量减少,蛇数量又会下降);
影响因素: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pdf VIP
- 现代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 (10)字母教学.pptx VIP
- 1.2.3多细胞生物教学设计 (表格式)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生物化学》考研查锡良版2025年配套名校考研真题库.pdf VIP
- 110KV升压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docx VIP
- 2025年山东省公安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模拟试卷.docx VIP
- 2025北京师范大学校医院事业编医生岗招聘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ADA血糖管理指南解读.pptx VIP
- 音乐鉴赏:音乐基础知识PPT教学课件.pptx VIP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