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行政班子会上讲话:管理“三有”不能缺:凡事有布置,件件有执行,事事有反馈.doc

校长在行政班子会上讲话:管理“三有”不能缺:凡事有布置,件件有执行,事事有反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长在行政班子会上讲话:管理“三有”不能缺:凡事有布置,件件有执行,事事有反馈

各位班子成员、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召开行政班子会,该讲的过程性工作就不一一展开,会议的核心,只有一件事我们要摁住一个老看见、老说起、但依旧棘手的“老毛病”,也就是:我们布置的工作,为什么总有一部分浮在表面、落不下去,甚至前紧后松、最后不了了之?

有些事情,我们明明在会上说得清清楚楚,会议纪要和群里通知也发了,但等到节点临近再回头检查,总有人说:“之前不知道标准那么细”“这个环节以为谁谁执行了”“老张前段时间请假,这个事耽误了”。这些话,听着不是推卸,但一定说明一个事实:我们的管理链条掉了节、松了扣。

一个高效的行政团队,不只是统一思想、部署任务,更是能“跟踪过程、闭合反馈、拿出结果”。不是我们布置的多任务不行,而是“管理闭环”这三个字在执行层面,还没有内化为每一位管理干部的行为习惯和管事风格。

所以今天,我就讲三个部分,也可以理解为我们要落实的三个关键词:

第一:凡事有布置,定清方向与口径,这是起点;

第二:件件有执行,管住过程与质量,这是核心;

第三:事事有反馈,形成闭环与优化,这是最终实现。

一、凡事有布置,要讲出方向、讲清标准、讲明责任

大家先扪心自问一句:你上一次认真布置一项工作,是不是止于微信群里一句话,或者会上一句话:“某某负责落实一下”“这块事情后面你盯着点”?是不是以为对方理所当然就知道怎么干、干到哪种标准才算合格、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怎么协调?

说到底,工作布置得是否清晰,是否严谨,是否到位,其实决定了后端80%的执行成本。布置得糊涂,执行就必然走样。

我认为,布置工作,看似是件小事,但是做到位了,就能让整个部门干得有规范、有节奏、有章法。要想把“布置”这件事做实,必须做到“三到”:

1.意图明确、任务具体,不能“说半句留半句”

管理者说话最忌讳的就是“一头热”、说得含混。比如:

“搞一次主题活动”——活动具体需要什么输出清单?几个部门参与?时间节点划哪?

“优化一下教研”——具体是集备规范?是教研记录?还是课例转化缺位?你里头不清,别人做事只能靠猜。

再比如,“上报一下学生用电需求情况”,这句话看似清楚,实际上没人说清:

是每班出一份?

是宿管统计?

是按男生女生分报?

报到哪一个办公室?

这种布置,肯定出问题。

大家记住,布置三问法很关键:

1)我说清了“要干什么”了吗?

2)我说到了“干到什么程度”了吗?

3)我说好了“谁来找我要结果”了吗?

打磨指令,是管理者的责任,不是别人配合的义务。

2.责任明确、授权配套,不能踢皮球

学校工作越来越细、协调性越来越强,在这种背景下,一个任务同时涉及多个条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问题是:多个部门参与,责任归属不清,工作很容易“拔不出”的。

因此,有两个动作不容模糊:

每一个任务,都必须出现一个明确的“总牵头人”。

每一个总牵头人,都必须有“基本的决策权限、调度权限”。

比如一次考评活动涉及教学、教研、后保,那你就得明确:“教务处李主任为牵头人”,其他处室是配合方。你要配套告诉教务处:“此项事宜,临时有权限调配值班行政、安排平台信息流通等。”

否则你就面临三种常见错位:

1)工作卡在对接环节,大家谁也不主动伸头;

2)执行发现问题无法拍板,只能“请示总校”,“等通知”;

3)出现偏差后无法倒查责任,责任追不清。

3.激励与意义同步传达,让任务从“例行”走向“有感”

任务布置不只是动员,更是激活。

我们要讲清楚两个维度:

客体价值:对学校发展有什么影响?

主体价值:对老师个人、部门建设、专业提升起什么作用?

比如我们推荐青年教师去参加课题研修,如果你只说:“这个课题你来参加,一个学校分配一个”,别人就觉得是摊上事。但如果你讲清楚:“我们打算在接下来两年筹谋一批省级课题,校内优先评职称、评优,资料归档也优先考虑研修经历”,老师就知道这不仅仅是任务,这是机会。

二、件件有执行,要依靠机制、过程、细节来管住成效

布置是序章,执行才是实质。而在我们的实践中,很多工作结果不理想,其实不是毫无执行力,而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断点:

有人计划写得很好,过程不跟进,进度滞后一周才知道;

有人执行很上心,但没有现场指导,方向跑偏结果偏差大;

有些重要工作缺乏预警机制,“看最后一口气”,临近检查才措手不及大补漏洞。

真正的“件件有执行”,不是看你发了几次提醒,而是制度化地确保每一个环节有人看、每一次延误有人问、每一件落地有表可查。

1.建立“过程督查+状态反馈”双轨机制

不能等临近出结果了才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笑饮尘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线优秀教师,从教20年,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心理辅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