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红色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聊城红色故事

《渡口》

第一章:1938,运河呜咽

一九三八年秋,鲁西大地,烽火连天。

日军铁蹄已踏破德州,兵锋直指鲁西重镇——聊城。这座被京杭大运河臂弯环抱的千年古城,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恐慌混合的刺鼻气味。运河水不再清澈,倒映着岸上仓皇逃难的人影和天空中偶尔掠过的日军侦察机的黑影。

姜石头蹲在聊城东关外的土堤上,嘴里叼着一根干枯的芦苇秆,浑浊的眼睛望着脚下湍急浑黄的运河水流。他是这条闻名遐迩的“姜家渡”最后一任摆渡人。五十多岁的年纪,岁月在他古铜色的铜色的脸上刻满了如运河河道般深峻的皱纹,一身粗布短褂被汗水被汗水和水汽浸得发硬。他的木船,那条被他称作“老伙计”的宽头渡船,正随着水波轻轻撞击着简易的木码头,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一位老者在无奈地叹息。

运河,曾是聊城的血脉,南来北往的客商、货物在此集散,造就了昔日的繁华。“姜家渡”的牌子,在爷爷的爷爷那辈就立起来了,一直是两岸百姓最信赖的依靠。可如今,如今,繁华散尽,血雨腥风将至。码头上往日的喧闹已被死寂取代,只有零星的逃星的逃难人群,拖家带口,面色惶然,争抢着要渡过河去,仿佛对岸就是生天。

“石头哥,不能再等了!鬼子说话就到!”同村的赵满囤背着个破烂包袱,焦急地催促着,“一起走吧!过了河,往西南山里躲躲!”

姜石头吐掉嘴里的芦苇秆,摇了摇头,声音沙哑却坚定:“你们走。俺得守着这渡口,守着……咱的根。”

他的根,不仅仅是这片土地,还有这座城里,他放心不下的人和事。他的独子姜水生,三个月前瞒着他,跟着,跟着一支路过聊城的队伍走了,临走只留下一句话:“爹,等打跑了鬼子,俺回来给您撑船,让咱的运河再清亮起来!”

儿子去了哪里,跟了谁,姜石头心里有几分猜测,但不敢深想,只是把那句承诺死死揣在心窝里。除此之外,城里还有一位对他家有恩的董先生——东关小学的校长,一个温文尔雅却又雅却又目光坚定的读书人。董先生前几天悄悄找过他,过他,塞给他一个小油布包,神色凝重地嘱咐:“石头兄弟,此物重于性命,万不可落入敌手。若……若我三日内未日内未派人来取,你便设法将它送到河西……”……”具体送到哪里,交给谁,董先生当时没说,只说“到时自会有人联系你,暗号是‘问君何所忆’,回答‘阳谷狮子楼’”。

那油布包不大,入手颇沉,此刻正紧紧贴在他的胸口,硌着他的皮肉,也硌着他的心。他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或许是名单,或许是文件,但他明白,这是,这是董先生,是像他儿子一样那些“闹革命”的人托付的身家性命。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而杂乱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河边的死寂。几匹快马旋风般冲到渡口,马上是几名穿着灰蓝色军装的军人,人人面带疲色,军装破损,染着硝烟和血迹,但眼神依旧锐利。为首一人跳下马,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精悍汉子,脸颊有一道新鲜的擦伤,他扫了一眼渡口,目光最终落在姜石头和他的船上。

“老乡,我们是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的!奉命转移重要物资和后撤人员,急需渡河!请帮帮忙!”汉子语速很快,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八路军!姜石头的心猛地一跳。这就是水生投奔的队伍?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那个硬物。

然而,眼前的运河水流异常湍急,前几日上游暴雨,水位涨了不少,暗流漩涡处处可见。更重要的是,对岸影影绰绰,似乎有身份不明的人在活动,也许是溃兵,也许是……特务汉奸。

奸。

“长官,不是俺不帮,”姜石头站起身,指着河水,面色凝重,“您看这水势,太急!一趟载不了多少人,而且对岸情况不明,万一有埋伏……”

那八路军军官眉头紧锁,看了看汹涌的河水,又回头望了望聊城方向,那里已经隐约传来了枪炮声,越来越密。他咬了咬牙:“老乡,情况紧急!鬼子的大部队就在后面,我们必须尽快过河建立防线!无论如何,请想想办法!”

姜石头陷入了极度的矛盾。帮,风险巨大,可能船毁人亡,还可能暴露自己怀里的秘密;不帮,这些为国家拼命的子弟兵就可能被困死在岸边。他想起了儿子的脸,想起了董先生的托付。

正当他犹豫之际,天空传来刺耳的引擎轰鸣声!一架涂着猩红膏药旗的日军飞机低空掠过,机翼下的机枪喷出火舌,“哒哒哒——”子弹扫在河滩上,激起一串串泥柱和水花。渡口顿时一片大乱,难民哭喊着四散躲避。

“隐蔽!”八路军军官大吼一声,一把将身边的一个小战士推倒在土坎后。

姜石头也被警卫员按倒在地。飞机的轰鸣和机枪的嘶吼震得他耳膜生疼,泥土溅了他一脸。那一刻,对侵略者的切骨仇恨,压倒了所有的恐惧和算计。

飞机盘旋一圈,扬长而去。姜石头爬起来,抹去脸上的泥水,看着那些即使在空袭中也保持着基本队形、并试图安抚难民的八路军战士,他的眼神变得决绝。

“准备开船!”他对那八路军军官吼道,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分批次过!老人、女人、孩子先上第一船!你们的骡马辎重大件,恐怕……”

“明白!感谢老乡!”军官用力握了一下姜石头粗糙的手掌,随即转身快速部署。

“老伙计,今天咱们爷们,也得豁出去干一场了!”

文档评论(0)

卤蛋上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坚持上传各类文章,资料,努力努力,加油加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