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第七章证明
回顾与思考
一、学习任务分析
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几何推理论证的基本原理,对简单的几何证明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尚难进行更深层的思考,尤其对于如何分析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存在一定的困难。为此,本节课安排让学生对本章内容进行回顾与思考,旨在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将不再孤立地看待这些知识点,而是能主动建构知识网络,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学习起点分析
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在本章的学习中,学生感受了证明的必要性,对证明有了基本的认识,也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证明,学习了综合法证明的步骤、格式和规范。但是对于证明思路的寻找、证明的规范性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经过小学阶段和七年级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推理能力,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对证明的必要性、严谨性以及证明思路的多样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定义、命题、公理、定理等概念。
2.会举反例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证明。
3.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定义、命题、公理、定理等概念;会举反例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证明。
教学难度: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证明。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要点回顾,生生互评
1.活动内容
(1)直观是重要的,但它有时也会欺骗人,你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
(2)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定义、命题,并举例说明。
(3)本书中作为证明出发点的基本事实有哪些?
(4)为什么需要证明?证明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如何分析证明的思路?与同伴进行交流。
(5)什么条件下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平行又会有怎样的结论?这两类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有什么关系?
2.活动目的
唤起学生的记忆,促进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知识梳理能力。
3.注意事项
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零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教学过程及相关问题,激活学生已有认知,并通过系统指导,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知识逐步整合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第二环节(一)】边练边理,完善框架
1.活动内容
(1)图1中有四条线段a,b,c,d,哪一条线段和线段e在同一条直线上?请你先观察,再用直尺验证一下。
(2)图2中两条线段AB与CD的长度相等吗?
(3)小华将n=0,1,2分别代入代数式n4-6n3+11n2-6n,结果发现这个代数式的值都是0。于是他猜想:对于所有的自然数,代数式n4-6n3+11n2-6n的值都是0。你认为小华的猜想正确吗?为什么?
2.活动目的
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再次梳理知识。对本章第1节随堂练习进行改编练习,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判断一个论断的正误,虽然有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方法尝试,但这些方法往往存在较大局限性,有时甚至出现错误。进而强调,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观察、实验、归纳是不够的,必须进行有理有据的证明。
3.注意事项
通过上面的问题讨论,梳理出以下脉络,当然不同人可以有不同的梳理呈现方式,这段主要呈现“证明的必要性”相关内容。
【第二环节(二)】边练边理,完善框架
1.活动内容
下列语句中是真命题的是。
①一条直线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
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
③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还是无理数;
④过平面上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点中的任意两点最多可以画六条直线。
2.活动目的
以关于命题的练习引出真假命题的判断。
3.注意事项
通过本环节进一步深入挖掘,引出命题是由条件和结论组成的,以及真假命题的判断,从而梳理出以下脉络(关于证明的基本认识)。
【第二环节(三)】边练边理,完善框架
1.活动内容
如图3,直线a,b被直线c所截。
(1)如果a//b,那么图中有哪些相等的角?
(2)写出能够证明a//b的条件(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将一块含30°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图4所示的方式摆放,∠C=90°,GH∥EF,顶点A,B分别落在直线GH,EF上,若∠ABE=32°,则∠CAD的度数为。
2.活动目的
通过平行线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复习,将上一过程中得到的框图进一步拓展成如下的结构。
3.注意事项
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列出知识点,并引导其理解知识的顺序与逻辑关系,渗透思想方法,建立整章知识点的结构,理顺知识间的关系,增强整体意识,形成整章的知识结构图。
【第三环节】典例练习,巩固所学
1.活动内容
如图5,有如下三个论断:
①AB∥CD;②∠1=∠2;③BE∥CF。请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附测试量表及评分细则).docx VIP
- HG-T 3866-2008 硫化橡胶 压缩耐寒系数的测定.pdf VIP
- 2025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pdf VIP
-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25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中电联定额〔2015〕162号对于前期工作费等费用标准的的通知.docx
- 履带吊租赁合同.pdf VIP
-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课件—06中国馔肴文化与特色筵宴设计.pptx VIP
- 呼吸内科病案分析.ppt VIP
- 肌骨康复:腰痛康复PPT课件.ppt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