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认知奠基:明确陌生动物的概念边界演讲人
认知奠基:明确陌生动物的概念边界总结:守护安全,传递善意家园共育:构建安全防护的立体网络行动指南:不逗弄的具体行为规范风险警示:逗弄陌生动物的潜在危害目录
2025幼儿园健康课不逗弄陌生动物课件
作为一名从事学前教育工作15年的幼儿园健康课教师,我始终记得第一次带孩子们观察校园里的流浪猫时,有个小男生因为想摸小猫的耳朵,被突然抓挠的场景——那道浅浅的抓痕,不仅让孩子疼得掉眼泪,更让我意识到:对幼儿进行不逗弄陌生动物的安全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必修课。结合2025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目标,我将从认知、风险、行动、共育四个维度展开本次课程设计。
01认知奠基:明确陌生动物的概念边界
认知奠基:明确陌生动物的概念边界要让幼儿理解不逗弄陌生动物,首先需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陌生动物认知边界。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需通过直观对比、生活实例和互动问答,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经验。
1对比熟悉与陌生:从家庭到公共空间的动物分类熟悉的动物:以幼儿日常接触的宠物为参照,如乐乐家的小狗豆豆,每天和乐乐一起玩,它认识乐乐,乐乐也知道怎么和它相处;朵朵的兔子白白,朵朵会轻轻摸它的毛,不会弄疼它。这类动物因长期接触,对幼儿的行为有一定耐受度,且家长通常会告知安全互动方式。
陌生的动物:重点区分三类场景中的动物:
?公共空间的流浪动物(小区花坛的流浪猫、路边觅食的流浪狗);
?非圈养的野生动物(公园树上的松鼠、湖边的野鸭);
?封闭场所的非接触动物(动物园围栏外的老虎、宠物店玻璃柜里的仓鼠)。
通过图片对比(如自家宠物狗摇尾巴求摸与流浪狗低头夹尾的不同状态),引导幼儿观察陌生动物的典型特征:不主动接近人类、警惕性高(耳朵竖立、眼睛紧盯)、无固定照顾者。
2互动讨论:生活中的陌生动物识别设计找一找游戏:展示10张生活场景图(如超市门口的流浪猫、公园草坪的鸽子、邻居家新养的未见过的宠物兔),请幼儿用红色贴纸标记陌生动物。过程中重点引导讨论:邻居家的新兔子为什么是陌生的?(因为没和它玩过,不知道它会不会咬人);公园里的鸽子为什么不能逗?(它们不属于任何人,我们不了解它们的脾气)。通过游戏强化陌生=不了解、不安全的初步认知。
02风险警示:逗弄陌生动物的潜在危害
风险警示:逗弄陌生动物的潜在危害幼儿的安全意识需建立在后果感知上。通过具象化的风险描述、真实案例重现(非恐怖化)和情景模拟,帮助他们理解逗弄可能引发的身体伤害、疾病传播和环境连锁反应。
1动物的应激反应:从害怕到攻击的行为链动物在受到威胁时会启动战斗或逃跑的本能反应。幼儿的逗弄行为(拉扯尾巴、投掷物品、突然靠近)会被动物解读为攻击信号。通过动态演示(用手偶模拟小朋友跑向流浪猫→猫弓背炸毛→小朋友继续伸手→猫抓咬的过程),配合语言讲解:小猫害怕时,就像我们被不认识的小朋友推了一把,会吓得赶紧保护自己——它可能会用爪子抓,用牙齿咬。
2疾病传播:看不见的小病菌危机幼儿对细菌病毒的理解较抽象,需转化为生活化表达:
狂犬病:有些小动物身体里藏着坏病毒,比如被带病的小狗小猫咬到或抓到,坏病毒会钻进我们身体里,可能会生很严重的病,必须马上告诉大人打预防针。(配合绘本《小狗的秘密》,展示小朋友被抓后及时就医的情节)
寄生虫与皮肤病:流浪动物身上可能有小虫子(用放大镜图片展示跳蚤),如果我们摸了它们,小虫子可能会跳到我们身上,让皮肤痒痒、长小红包。
3环境连锁风险:个体行为引发的群体反应通过蜜蜂的故事类比:如果我们去捅马蜂窝,一只蜜蜂被激怒,会叫很多蜜蜂一起保护家,这时候我们就会被很多蜜蜂追着蛰。延伸到其他动物:如果逗弄一只流浪狗,它可能会叫来同伴;如果惊吓了鸟妈妈,它可能会为了保护宝宝攻击我们。让幼儿理解逗弄可能引发的连锁危险。
03行动指南:不逗弄的具体行为规范
行动指南:不逗弄的具体行为规范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转化为自觉行为。需通过三不原则+应急步骤的结构化指导,结合情景演练,帮助幼儿掌握可操作的安全行为。
1三不原则:从认知到行为的转化01不靠近:与陌生动物保持一臂距离(展开双臂演示),就像我们和不认识的叔叔阿姨说话时,不会贴得太近。02不打扰:不投掷食物、石子,不拉扯毛发尾巴,就像我们在看书时,不喜欢别人突然抢书,小动物在吃饭、睡觉的时候,也不喜欢被打扰。03不模仿:不学动物叫挑衅(如学狗叫汪汪激怒流浪狗),不做威胁性动作(如弯腰假装捡石头)。
2应急处理:遇到意外接近怎么办?设计情景小剧场,分角色演练常见危险场景:?场景1:放学路上,一只流浪猫突然跑到脚边。正确做法:站着不动,手放身体两侧(不挥动手臂刺激它),等小猫自己离开后再慢慢走开。?场景2:小区里,一只流浪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5 Play by the rules--单元话题满分范文(教师版)新版 2025年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docx
-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理解.pptx VIP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水泥生产环保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物理一组卷高一上抛追击.pdf VIP
- 建设工程材料市场信息价查询-北京工程造价信息2025年第1期.doc VIP
- 一种用于吊篮停放的悬挑休息平台.pdf VIP
- CECS456-2016 格网土石笼袋、护坡工程袋应用技术规程(OCR).pdf
- 人教版语文小升初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水泥安全生产培训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