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文档 (9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4

埋线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615例分析

张玲

(解放军181医院麻醉科,广西桂林541002)

关键词:埋线疗法;坐骨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745.4+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8-2409(2005)06-1028-02

埋线疗法是利用直钳弹拔并把羊肠线埋入压痛点(阿氏穴)内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一种新疗法。我院自1999年以来,采用本疗法治疗继发性坐骨神经痛615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615例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均有典型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其中原发病为梨状肌综合征1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87例,腰椎骨质增生症262例;门诊546例,住院69例;男326例,女289例;年龄22~76岁,平均49岁;左侧痛者267例,右侧痛者283例,同时或先后双侧痛者65例;未接受任何治疗者211例,经过其他治疗如按摩、腰椎牵引、封闭、药疗无效或重复发作者404例。病程2d至11年,平均5个月。

1.2治疗方法

1.2.1选点沿坐骨神经分布区(臀部、大小腿之后外侧等),用拇指指腹按压寻找压痛点,常见压痛点相当于秩边、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等穴,每次埋线疗法一般选点10个左右,多则可选点20个左右,在选好的位置用2%龙胆紫作标志。

1.2.2埋线方法在选好点的局部皮肤按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作皮内注射,皮丘直径约1cm,铺洞巾,用尖头手术刀片刺破皮肤、皮下组织及浅筋膜,切口长5~6mm,用直钳钳住5~6mm长的“0”号羊肠线2根,经皮肤切口通过浅筋膜直达肌肉层,待患者有胀痛感时弹拔3~4s,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然后松开直钳,将羊肠线留于肌肉层内,切口用丝线缝合1针,贴上创可贴,5~6d后拆线,2~3周后判断疗效。

1.3注意事项

①切口应避开重要神经和血管。②羊肠线应放在肌肉层内。③拆线前切口不沾水,以防感染。④不食发物,如公鸡、鲤鱼、竹笋等。⑤因操作刺激和羊肠线(异性蛋白)刺激,术后1周内局部可能出现红、肿、热痛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属正常反应,不需处理。⑥孕妇、高血压、发热、局部皮肤炎症、凝血功能障碍、心功能失代偿者禁用本疗法。

1.4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活动自如,可遗有轻微神经体征。②好转:疼痛减轻,体征改善。③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

2结果

本组615例坐骨神经痛中痊愈526例(85.5%),好转78例(12.7%),无效11例(1.8%),总有效率达98.2%。其中166例梨状肌综合征所致者痊愈153例(92.2%),好转13例(7.8%);18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者痊愈150例(80.2%),好转31例(16.6%),无效6例(3.2%);262例腰椎骨质增生症所致者痊愈223例(85.1%),好转34例(13.0%),无效5例(1.9%)。

3讨论

坐骨神经痛主要表现为沿坐骨神经分布区的放射痛、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反射和自主神经障碍,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有压痛点,如腰点、臀点、点、腓点、踝点等,坐骨神经牵扯征常阳性。本疗法是利用直钳弹拔并把羊肠线埋入压痛点内治疗坐骨神经痛,穴位弹拔对机体产生机械性强烈刺激,刺激软组织血管和末梢神经以获得强烈的酸胀感(或称得气),根

据中医的经络学说,这种得气会沿着一定的方向传递,这种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对调节局部生理机能,加强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均具有积极的作用。阿氏穴埋线形成一种复杂而持久的良性刺激,一部分经传入神经到相应节段的脊髓后角后内传脏腑起调节作用,另一部分经脊髓后角上传大脑皮层,加强中枢对病理性刺激传入兴奋的干扰、抑制和替代,改变原来的控制频率,再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来调整脏器机能状态,使疼痛减轻或消失。另外羊肠线作为一种异性蛋白埋入体内后,逐渐被机体软化、分解、吸收,而起组织疗法的作用,可长期直接刺激病灶处的神经及其分支,沟通机体之血气、营卫循环,从而消除局部肌肉的紧张和无菌性炎症。痛点弹拔可松解粘连,疏通血脉、舒筋活络,以达到“松则不痛,以松治痛”之效。埋线疗法更深一步的治疗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档评论(0)

专业写作罗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专注于教学及企业生产文案的创作,具有多年工作经验,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21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