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婴儿湿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清热利湿祛风法治愈奶癣

病案:徐某,男,4个月。

初诊:1977年3月12日。

主诉及病史:患儿出生后1个月脸面部即起红斑丘疹,渐向额部及头部扩展,糜烂流水,遇热痒甚,晚上常哭闹不安,小便短赤。曾在中医内科治疗半月无效。

诊查:营养中等,面色红润,脸面、头皮成片红斑,伴有密集水疱,部分皮损显露出鲜红色的糜烂面,渗出液较多,伴有较多的痂皮。

辨证:奶癣(婴儿湿疹)。为感受风湿热邪,蕴阻肌肤而成。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处方:银花5g防风1g荆芥2g僵蚕2g连翘2g川柏2g桑叶3g蝉衣2g七厘子3g苍耳子3g白鲜皮2g

外用药:青蛤散、博落回、松花粉麻油调搽患处,日搽2次。

二诊:3月15日。上方药内服4剂,皮损停止扩展,渗液略有减少,瘙痒减轻,晚上稍安。上药有效,连进5剂。外治同前。

三诊:3月20日。上方药又服5剂,皮损减轻,渗水已少,大部结痂,仍瘙痒。方药以养阴祛风止痒为宜。

处方:苍耳子3g僵蚕2g蝉衣2g丹皮3g生地5g大青叶3g七厘子3g赤芍2g银花3g连翘3g白鲜皮3g

外用药:上药除松花粉,搽药方法同前。

四诊:皮肤干燥脱屑,晚上已能安睡,皮损基本已愈。仍守上方再进药3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奶癣”,西医称为“婴儿湿疹”。本病乃禀性不耐,内有胎毒湿热,外受风湿热邪所侵而成。二者蕴阻肌肤,又由于婴儿皮肤娇嫩,故始则发红、瘙痒、渗液,因经常搔抓,故易感染糜烂,或者皮肤增厚变粗,缠绵难愈。本案始于面颊、双颧,以后发展至眉棱、双耳。瘙痒不安,渗液较多。汪老辨证为内有胎毒湿热,外感风湿热邪,蕴阻肌肤而成。药用防风、荆芥、僵蚕、蝉衣、连翘、七厘子、桑叶疏风散热,又用川柏、泽泻、苍耳子、白鲜皮祛风除湿,服药5剂,皮损已不再扩展,头顶皮损渗出液减少,10剂后渗出液基本停止,皮肤趋于干燥,故改用养血祛风止痒为治。外治用青蛤散、博落回、松花粉麻油调搽,有收湿止痒、清热解毒之功。若有脓者用八将散、黄柏末湿敷,日2~3次,每次20分钟,待感染被控制后仍用上药外搽。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1集,P306-307,汪渭忠医案。

汪渭忠,1919年生。江西务源人。中医外科主任医师。早年在景德镇万寿堂药店当学徒,白天漂洗切晒炮制药物,操习配制各种膏、丸、丹、散,入夜潜心攻读医著。几年后,初悟诊治之道,精心为病家诊治各种外科疾患,遂悬壶于江西乐平、景德镇等地。解放后入景德镇联合诊所;1958年成立市中医院,为创办人之一。历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江西分会理事,全国中医学会景德镇分会会长,景德镇市职称委员会委员,景德镇市八届人大代表,景德镇市中医院副院长、中医外科主任医师。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汪老行医50余年,对疔、疖、痈、疽等常见病的辨证施治,都有自己的见解。对于瘰疬、乳痈、瘿瘤等疾病提出消、托、补、防4法施治,别具一格。

曾在各医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文档评论(0)

186****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