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编者献辞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
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
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
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
历久而弥新。
中国文化是个发展的、历史的范畴,具有包容性与持久性:除了时代差
异外,尚有着地域与民族的差异性。它是在连绵几千年中,以华夏民族为主
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 (包括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
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和各民族文化 (包括壮、满、蒙、回、
藏等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的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
多层次的立体网络。中国文化是起源于上古贯穿到现在,在黄河、长江及其
周围地域形成并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会心理与习俗的
结晶。
继承中国文化遗产,并不是对中国古代文化毫无选择地一概接受,而是
要继承其优良传统,摒弃其封建糟粕。
今天中国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
了解过去的优秀文化,正是为创造未来的新文化。这对于提高民族自尊
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
希望,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的目标。要让
中学生和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掌握中国文化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文
化辉煌的历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
化打下基础,这是一件宏伟的事业,也是我们编辑这部丛书的宗旨。
对文化层次较高的成年读者以至专家来说,个人的专业知识总归有限,
本丛书对于成年人也不失为一种高品位的、可信赖的文化知识读物。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
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
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 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
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
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点,读者
能够从中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这就是编者
的最大愿望。
对于本丛书的批评及建议,我们将十分欢迎,力求使之趋于完善。
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编辑委员会
一九九六年四月
一 筏、独木舟与远古航海
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仅大陆海岸线就有18000多公里。又有6000多个
岛屿环列于大陆周围,岛屿岸线长14000多公里,它们绵延在渤海、黄海、
东海、南海的辽阔水域并与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紧紧相连,这就为我们
的祖先进行海上活动,发展海上交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要进行航海活
动就要有船只。我国的造船史绵亘数千年,早在远古就开始了。
先民们究竟在什么时候创制了舟船,已很难考证,但可以说我国是发明
舟船很早的国家。至少在新石器时代 (约10000年——4000年前)我们的祖
先就广泛使用了独木舟和筏,并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走向海洋,为我国的
航海业奠定了基础。原始社会生产水平很低,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人
们大都聚集在有水的地方,以渔猎为生,在和大自然搏斗的过程中,先民们
观察了解了大自然。 “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刘向《世本》),“古人见
窾 [kuǎn款,中空之意]木浮而知为舟” (刘安《淮南子·说山训》)。说
明我们祖先对一些物体具有浮性已有认识。 “燧人氏以匏[páo袍]济水,
伏羲氏始乘桴” (《淮南子·物原》),燧人氏和伏羲氏都是古代传说中的
人物。燧人氏生活在相当于山顶洞人的氏族公社开始的时代,伏羲氏生活在
相当于半坡氏族的母系氏族繁荣的时代。这生动地说明了渡水工具历经改进
的过程。 “匏”是葫芦,“以匏济水”是说古人为了使生活得到改善,抱着
葫芦或树干作为浮具,到深水去捕鱼。以后,人们又把好几个葫芦用绳子联
起来系在腰上以提高渡水时的浮力,这叫腰舟,以后发展到捆在背上,这样
就可以把双手解放出来,使双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