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与他的写意花鸟画 --毕业论文.doc

“八大山人”与他的写意花鸟画 --毕业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八大山人”与他的写意花鸟画 【作者】张莎莎 【关键词】八大山人??写意花鸟画??风格特征 【指导老师】陈琼 【专业】美术学 【正文】 引??????言 华夏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绘画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在文化艺术历史的长河中,波光粼粼,浪花闪闪。为人类文明谱绘出一曲曲优美豪迈、生动感人的时代旋律。 中华民族美术史上的画坛怪杰——八大山人,无疑是一颗最闪亮的星星,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显现出其光彩。八大山人以轶世之才,于笔墨集先贤之大成,而又为后人广拓视野。中国的文人画到八大山人,在笔墨的运用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是妙悟者不在多言,八大山人做到了削尽冗繁,返朴归真。? 在文化价格逐渐偏离了文化价值的时代,探讨八大山人书画艺术的审美价值,不仅有助于弘扬中国艺术的优良传统,在国际艺苑中保持民族的独特性和独立性,而且能够增强爱国主义的自豪感和自尊感。 一、 八大山人的人生经历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族名朱统筌,号雪个、个山、人屋、道朗、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末清初卓越的大画家。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朱权封宁王于南昌,繁衍八支,朱耷属弋阳王支,袭封辅国中尉。明亡以前一直居住在南昌王府,过着虽不奢华、却也安定的王孙生活。他的父祖都善书画,因此朱耷从小就受到艺术陶冶。他八岁能赋诗,少年时便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工篆刻,尤精于绘画,陈鼎的《八大山人传》记载他“尝写菡萏(荷花)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这为他日后成为一名杰出的绘画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作为明宗室后裔,八大山人一出生,?就注定了他将随明朝的兴衰而沉浮的命运。 1644年3月19日,崇祯皇帝上吊而死,明朝灭亡。八大山人二十岁时,面临国破家亡,他隐姓埋名,逃到奉新县山中藏身。顺治五年,二十三岁时削发为僧,在进贤介冈灯社拜耕庵老人宏敏为师,取释名传綮,号雪个、忍庵,潜心研究佛家经典。顺治十年,二十八岁时终于得到正法,成为佛教曹洞宗第三十八代传人。顺治十三年,耕庵老人离开介冈,三十一岁的传綮做此寺的住持,并执拂称宗师。以后又去奉新,还曾加入他的师傅宏敏住持的耕香院做过僧人。康熙十一年,四十七岁时,宏敏大师圆寂,他便外出云游,有时回奉新县,其间认识了裘琏,并开始与他的岳父、临川知县胡亦堂交往。康熙十七年,五十三岁时初发癫病,康熙十九年,五十五岁时又发狂疾,哭笑无常,并撕裂僧服,第二年病癒后便还俗。八大山人从顺治五年出家至康熙十九年还俗,即二十三岁至五十五岁,度过了三十三年的禅林生涯。 康熙十九年,他在临川发狂疾,撕裂僧服,回老家南昌,不久即正式还俗。康熙二十一年,蓄发娶妻,以卖画维持生计,并结交了一些诗画新朋友,如北兰寺住持澹雪、“江西派”画家罗牧、文人邵长蘅等人,也与清廷官吏有过一些交往,如江西巡抚宋荦、工部尚书熊一潇、临江知府喻成龙。此时主要定居南昌。 八大山人在康熙三十年,六十六岁时,结束安居生活,外出游历,行踪不定六、七年。根据各书籍记载他主要在江西境内云游,与商人兼文士的方士琯往来密切,书信不断。约七十二岁以后,八大山人方返居南昌,偶尔外出。八大山人晚年靠卖画谋生,主要售画人就是方士琯和祓斋。八大山人虽然“名满天下”,但画价并不高,自谓“河水一担直三文”,“何廉也”,因此晚年生活很贫困,居住在简陋的“寤歌草堂”,八十岁病逝于草堂。 二、八大山人的写意花鸟画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风,可分为三个时期,即艺术萌芽时期(遁入佛门的时期23岁--55岁,即1618--1680年)、艺术突破时期(还俗取妻的时期55岁—65岁,即1680—1690年)和艺术成熟期(返朴归真的时期65岁—80岁,即1690—1705年)。 (一)、艺术萌芽时期 八大山人花鸟画的萌芽期是他在国破家亡遁入佛门的时期(23岁--55岁,即1618--1680年),虽然说作画是为了“谩将心印补西天”,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但八大山人少年时在家庭的熏染下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佛禅生活对艺术思维的启示,使他的花鸟画在学古而化中初露端倪。八大山人在萌芽时期多为写生,题材多绘蔬果、花卉、松梅一类。 现存最早的八大山人花鸟画,是顺治十六年,三十四岁时所画的《传綮写生册》,该册十五页花卉和蔬果,明显地承继了明代沈周、陈淳、周之冕、徐渭的水墨花鸟画传统,并多摹仿痕迹。这套画册在笔墨上尚欠缺功力,笔触水墨缺乏变化,用线虚浮无力,尤其是“水仙”、“奇石”页的钩线和皴染,或断裂,或紊乱,显得力不从心;造型也比较工板,缺乏质感和变化,结构虽简化,却未凸现形态特征,尚属写生而心手不逮的“塑形”阶段。但在构图的剪裁和布白上已初步显露了自家的趣尚。但此册也显现出八大山人深藏内心的遗民思想。如“西瓜”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