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doc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 【作者】徐斐 【关键词】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对策 【指导老师】尚进 【专业】生物科学 【正文】 1.引言 植物资源是指可以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一切植物的总称。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口的不断膨胀,世界将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能源、粮食、人口、环境等五大难题,并且已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五大难题都和资源丰度存在着极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和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物质基础的生态系统的第一生产者——植物资源的关系越来越不可分。植物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例如:具有再生性、有限性和可解体性、区域性、多样性与多用性、相似性、种质性、光转换性,使得它在人类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重用。因此,研究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为人类提供必要的食品、药品、生物制品、工业原料、能源和优良的环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1]。 2.大木山自然概况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为重庆市涪陵大木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于武陵山北端之余脉,位于重庆市涪陵区东南边缘,东南端连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武隆县仙女山林场;东北靠丰都县三抚林场;西南紧邻乌江,西北至涪陵区大木、山窝、和武陵三乡。地理坐标在东经107°25′41″~107°43′43″?北纬29°25′31″~29°39′58″之间。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4630.2?公顷(21.9453万亩)。大木山自然保护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四川台坳、川东褶东万县弧行褶东的大木耳山背斜北段。区域构造简单,断层属稳定性断层,对山体稳定无影响;地层岩体稳定,山体边坡稳定,无大的滑坡崩塌;植被良好,更无泥石流等不良现象存在。大木山自然保护区出露地层有二迭系、三迭系中下统的碳酸盐岩,局部自留系砂页岩。地表岩层局部裂隙节理发育,在漫长的地表水沿裂隙节理溶蚀、侵蚀、风化作用下形成奇特怪异的石林,可供观赏。 保护区地势由东南西北倾斜,以中山丘陵为主,部分为中低山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最高点1933.3米,最低点621米,河流与山脉走向受构造线控制,与区域构造线基本一致;多呈南北或东北——西南展布,主要山脉有武陵山、雨台山、牛角尖山、夹层山等,相对高查悬殊,切割较强烈,山脉多。地貌属川东中山台地喀斯特地貌,有多个溶洞、溶蚀洼地。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和武陵山脉西北边缘的过度地带,属中亚热带,但海拔较高,相对高差较大,具有明显的主体气候特征,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主要气候特点:春秋相连、降水丰富,气候潮湿、日照较少、霜雪较多、冷冻时间长。年极端最高温度30oC,最低温度-10oC,最热月份(8月)平均气温19.7oC,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0.6oC。保护区年平均降水量1420毫升,以6月最多,平均为225毫米;1月最少平均不足30毫米;年均降水日数为198天,年均降雪日数为33天,最大积雪深度25厘米;年均相对温度为87oC左右;年均日照时数1050小时,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77.5千卡/平方厘米。低温冷害、霜冻、雷击、大风、绵雨、暴雨等是大木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气候灾害。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属中、低山地形地貌。灰岩、燧石灰岩风化为成土母质,在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自然植被,冷凉湿润气候等特定环境条件下,经过漫长时间,在保护区内形成了几种特定的土壤类型及其组合。主要有黄棕壤、黄壤和石灰土3个类型,石灰土鸡粪六土、黑泡泥土、黄泥大土、火石子黄泥土四个土种。黄棕壤分布在1500米以上的中山地区,属地带性土壤;黄壤分布在1500米以下的山顶和陡坡地段,属区域性土壤;黄壤与石灰土相间分布,形成复区。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水系属乌江水系,西南边紧邻乌江,由南向北擦边流过境内10公里。一二级支流有小角帮溪、龙塘河、石夹沟、背风溪、大木峡等。保护区水文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径流深650毫米,年径流量13195万立方米。地下水类型、动态及分布规律受地层岩性、岩组及构造特征控制,主要有3类:孔隙水、裂隙潜水和岩溶裂隙水[2]。 3.大木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分析 3.1植物种类 大木山自然保护区境内有维管植物177科715属1558种(含变种、亚种和亚变种)。其中蕨类植物35科69属169种,裸子植物7科15属18种,被子植物135科631属1381种(其中双子叶植物114科515属1197种,单子叶植物21科116属184种)[2]。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有银杏、水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4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单叶贯众、巴山榧树、金荞麦、莲、鹅掌楸、厚朴、峨眉山含笑、樟、油樟、楠木、红豆树、花梨木、川黄檗、红椿、毛红椿、喜树16种[3]。 3.2植物种属特点 3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