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茎瘤芥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茎瘤芥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研究 【作者】唐 菊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 茎瘤芥 酶活性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 【指导老师】本文利用茎瘤芥的瘤茎及叶片做试验材料,并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得它们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以及pH值、底物浓度、温度对其活性的影响。从而比较茎瘤芥瘤茎及叶片中SOD的含量,以及是否具有开发应用的价值。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茎瘤芥瘤茎SOD的酶活性在200~30 【专业】生物科学 【正文】 1?引言 1.1?研究目的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是一种含有铜、锌或铁、锰的,具有特殊性质的金属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能清除细胞内外液中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阻断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保护机体不受自由基的损伤,维护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由于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的抗衰老、抗辐射、消炎和抗癌等重要的生理作用,在保健品、医药和化妆品行业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具有实用意义。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Coss.var.tumida Tsenet Lee)俗称包包菜、青菜头、菜头,是榨菜的原料植物之一。目前,茎瘤芥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浙江等省,此外湖北、江西、福建、江苏、安徽、河南等省也有栽培。20世纪初期以来,随着榨菜加工业的兴旺,茎瘤芥已成为农业上大量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从茎瘤芥中提取SOD成本低、产品污染少,而且茎瘤芥在涪陵地区资源丰富,可作为人们开发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新资源。本次研究旨在揭示茎瘤芥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以及pH、底物浓度、温度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开发这种资源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1.2?研究现状 早在1938年,Mann和Keilin从牛红细胞中分离提取出一种新的蛋白质,命名为“血铜蛋白”(Erythrocuprein),Mccord和 Fridovich于1969年发现其生物酶催化活性并重新命名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1]。自从1973年Weisiger等在鸡肝中发现第二种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后,就已经能采用各种分离纯化方法从各种动物肝脏及体液中分离纯化出SOD[2]。超氧化物歧化酶能清除生物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而起保护作用,由于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体防御氧毒性的关键性防线,人们最初认为SOD只存在于好氧生物和耐氧生物中。1973年Bell发现在厌氧菌硫酸还原菌(Sulfaterducing bacteria)中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性,以后SOD酶活性在多种厌氧生物中被发现,只是活性较低,不易检测。迄今为止,人们已从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藻类、昆虫、鱼类、植物和哺乳动物等生物体内分离纯化出SOD,并且已经测定出多种生物的SOD酶活性,?其中SOD酶活性最高的是动物肝脏组织?[3-7]。 目前,SOD的制备方法已有许多种。制备SOD的方法随原料而异,一般可归纳为六种方法,即Mccord-Fridvich法、两步加热法、Weisiger法、亲和层析法、高压液相色谱法和基因工程法[8]。 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努力,相继建立了多种SOD的测活方法,其中黄嘌呤氧化酶-细胞色素c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的应用最为普及。另外,化学发光法、光化学法极谱氧电极法、免疫法等方法也有应用?[9-10]。我国工作者发现邻苯三酚自氧化过程中在325nm处测试时比在420nm处测试时灵敏度提高了6.4倍,同时邻苯三酚耗量比Marklund法减少一半[11]。1995年静天玉和赵晓瑜进一步将此法改进,使用二硫苏糖醇(DTT)或L-抗坏血酸(Vit C)作为终止剂,?使此法进一步完善[12]。除上述几种方法外,?测定SOD酶活性的方法还有氮蓝四唑(NBT)法、光化学法等?[13]。 国内外对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深度,在我国SOD的研究和应用已居于酶类生化制剂的首位。随着人们对SOD的深入研究,近年来一些分子遗传学家开始对SOD基因分离、核苷酸序列、基因克隆表达进行研究。目前SOD研究比较活跃的几个领域包括:SOD的化学修饰,即SOD作为药物酶用于临床;应用基因工程手段开发新品种;多酶的协同效应等。 1.3?理论基础 研究SOD的活性可以根据它所催化的反应,直接检测SOD的活性或者利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变化来测定SOD的活性。在实际的SOD研究中多采用间接测定。间接法需借助两种物质——超氧自由基产生剂和超氧自由基清除指示剂[10]。在本次研究中,参考我系的试验条件,对比测定SOD活性的各种方法,最后决定实验方法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这种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所需的药品都是一些常用药品,价格比较低廉。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的实验原理:在碱性条件下,邻苯三酚发生自氧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