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浅论中学文言文注释的缺陷 【作者】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注释??缺陷 【指导老师】邹璐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引??????言文言是古代书面语言,用这种语言写成的文章叫文言文。文言出现在远离我们的时代,它所记载的历史文化、典章制度,我们并不熟悉,有些甚至从未接触过,这是由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造成的。因此,有些在前代是世人皆知的词语,到了后代,一般人却难以理解了,要读懂这些文献,就需要有人做出解释,于是,便产生了“训诂学”。随着训诂学的蓬勃发展,学者们对文言词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当然,作为文言文教学基础的文言文注释也是其研究的重点。新编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注释经过前辈们的严谨考证,错误已经大大减少,但仍存在着一些错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一些注释显示出了随意性,还有些注释存在着值得商榷之处。一些语文报刊杂志上刊登的学术性论文,对中学文言文注释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例如成都师专学报2000年第三期刊登的曾志清的《中学文言课文注释指瑕》,只以初中课本为基础;邯郸师专学报2003年第二期刊登的胡广文的《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的几个问题》,这篇论文对术语论述的比较多,而对其他方面只是简单地提到了。还有杨小平的《中学文言文注释中的训诂弊病》,李运富的《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但他们的研究大多比较单一,基本上是针对某个词,或针对某个语法,或针对某个术语,没有系统全面对中学文言文注释进行分析的。所以说中学文言文注释研究有待完善,本课题就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而全面地对中学文言文注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修改方法和建议。本文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全套6本教材为基础,参考《辞源》、《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王力古汉语字典》等文献资料,充分借鉴前辈学者的丰硕成果,对中学文言文注释中存在的问题做比较全面地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一、语音方面?语音,即是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由于语音的不断变化发展,古音与今音存在不同,如果忽略这个现象或者对这个现象重视不够,就有可能导致语音注释方面的缺陷。在中学文言文的注释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例如:《烛之武退秦师》(高中语文第一册):?“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课本注:“阙(jué)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削减。”《汉语大字典》“阙”有三个读音:(1)quē,《广韵》去月切,入月溪。月部。有“损害、削减”之义。[1](P4314)《左传?僖公三十年》:“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2](第一册P86—87)(2)què,《广韵》去月切,入月溪。月部。宫门外两边的楼台,中间有道路。[1](P4314)(3)jué,阙,通“掘”,挖掘。[1](P4314)《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3](P12)由此可知,阙本无jué音,因与“掘”声音相近(同属月韵),古书二字为通假关系。句中的“阙”作损害、削减讲,应读quē。《鸿门宴》:(高中语文第二册)?“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课本注:杓,舀酒的勺子。注释对“杓(sháo)”字没有注音,《汉语大字典》中“杓”有四个读音,分别为biāo、sháo、dí、zhuó,其中在sháo音下的第一个注释为一种有柄的舀东西的器具。?[1](P1161)虽然这个字在课本注释中已经解释为勺子,但我认为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水平,为方便其理解,还是有必要注出读音。二、词汇方面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的总称,也可以指一个人或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在语言的各个要素中,词汇的变化是最快的,特别是很多词的古义和今义的差别是细微的,如果忽略了这些差别,就会导致错误。纵观中学语文教材,虽然众多编注者殚精竭虑,但不可避免的仍有一些小瑕疵。这些瑕疵就会给刚开始接触文言文的中学生以后的学习带来障碍。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一)注释有明显错误的《鸿门宴》(高中语文第二册):“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课本注:飨(xiǎnɡ),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新编说文解字字典》对飨的两个注释均为动词,其中一项注释为“设酒宴招待”[4](P632)。由此可看出,课本的注释是不规范的,“飨”本身就是动词,解释时不能随意带宾语,在这里应注解为:“飨,设酒宴招待,这里是犒劳的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请完璧归赵。”课本注:请,动词,仅表谦逊语气。课本释“请”为动词,又仅表谦逊语气,这很明显是讲不通的,因为仅表语气的词一般不会是动词,而实际上这个“请”也不是动词,因为它不表示任何动作,主要用来表示尊敬,《汉语大词典》:“请,敬辞。”[5](11卷P258)在此项下的一个解释为“表示本人愿意做,但征求对方的意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