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泌乳素瘤发病机制进展#
鹿斌,李益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上海 20004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摘要: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垂体瘤,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原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改变、生长因子变化有关,近年来研究显示骨形态发生蛋白-4、视黄酸、
PPAR-γ、CCAAT 增强子结合蛋白δ和神经调节蛋白-1 可能也参与泌乳素瘤的发病。但是
各种发病机制间相互联系仍未明确,泌乳素瘤发病机制研究任重道远。
关键词:泌乳素瘤;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
中图分类号:R584.1
Advance in pathogenesis of prolactinomas
LU Bin, LI Yiming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
Abstract: Prolactinoma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secretory pituitary tumors. The pathogenesis
of prolactinomas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the change of protooncogene, antioncogene, and
growth factor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 retinoic acid,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agonists, neuregulin-1 and CEBPD may be also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rolactinomas. However, the linkages among the various
prolactinomas regulation pathways is not yet clea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prolactinoma
pathogenesis is needed.
Keywords: prolactinoma; protooncogene; antioncogene; growth factors
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垂体瘤[1],泌乳素瘤可分泌过量的泌乳素(PRL),
从而导致妇女产生闭经或月经紊乱、泌乳、停止排卵、不孕等症状,可导致男性性功能低下、
不育,严重时可侵犯周围组织,导致视力下降、头痛等甚至危及生命[2]。阐明泌乳素瘤的发
病机制对于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关于其分子水平的异常仍知之甚少。
垂体瘤的发病机制多年一直充满争议,尽管多数垂体瘤证实垂体瘤为单克隆,垂体增生
源于单个突变细胞。但是到底是垂体细胞自身改变更重要,还是下丘脑调控及局部生长因子
异常更重要一直争论不休[3-6]。本文拟对当前泌乳素瘤发病机制的认识分别从基因水平和生
长因子调控方面进行综述。
1 原癌基因的改变
(1) RAS 基因
泌乳素瘤关于原癌基因突变或过表达的报道较少。一例多巴胺药物抵抗的侵袭性泌乳素
瘤发现了 RAS 基因 Gly12Val 点突变[7],RAS 基因主要编码三磷酸鸟苷(GTP)结合蛋白,参
与生长因子信号传导,在一些垂体肿瘤转移患者中也发现 RAS 突变[8],但是多数有关垂体
瘤的大型研究未发现 RAS 突变[9],故此 RAS 基因的突变可能仅作为垂体肿瘤具有高度侵袭
性的一种生物学标记。
(2) G 蛋白突变
G 蛋白家族系一组 GTP 结合蛋白,按其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分为大小两大类。大 G 蛋白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0071120042)
作者简介:鹿斌,(1978-),男,主治医生,主要研究方向:泌乳素瘤的发病机制和多巴胺抵抗、糖尿病慢
性并发症防治。
通信联系人:李益明,(1967-),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神经内分泌疾病和肥胖症防治。 E-mail:
dr_yimingli@
-1-
是由 A、B、C 三个亚基组成的异三聚体, 与激素信息的传递密切相关。小 G 蛋白为一多肽
链, 相当于大 G 蛋白的 A 亚基,一般 G 蛋白特指异三聚体大 G 蛋白。G 蛋白按 A 亚基的
不同可分为 Gs、Gi、Gq 及 G12 四组, 其中兴奋性 G 蛋白(Gs) 对其偶联的效应器腺苷酸环
化酶起兴奋作用, 而抑制性 G 蛋白(G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