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
巴斯德现象及柯赫法则
答:巴斯德贡献:
(1)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曲颈瓶实验)
(2)免疫学——预防接种
(3)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4)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家蚕软化病问题的解决、推动了微生物病原学说的发展。
柯赫贡献:
(1)证实病害的病原菌学说
(2)建立了一系列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3)分离到多种传染病的病原菌
(4)创立了病原微生物的柯赫法则:一、病原微生物总是在患传染病的动物中发现,不存在于健康个体中;二、可自原寄主获得病原微生物的纯培养;三、纯培养物人工接种健康寄主,必然诱发与原寄主相同的症状;四、必须自人工接种后发病寄主再次分离出同一病原的纯培养。
2、简述微生物学发展史上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史前期——朦胧阶段(约8000年前-1676)??特点:人们虽然没有看到微生物,但已经不自觉的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止有害微生物。中国古代:??初创期--形态学时期(1676-1861)??特点:这一时期微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代表人物——列文虎克:微生物学的先驱者??奠基期--生理学时期(1861-1897)??特点: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是查找各种病原微生物,把微生物学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的新水平,建立了系列微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代表人物:巴斯德和科赫。??发展期——生化水平研究阶段??特点: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微生物学家的研究工作从上一时期的查找病原微生物转移到寻找各种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代表人物——E.Büchner生物化学奠基人??成熟期——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特点:微生物学从一门应用学科发展为前沿基础学科,其研究工作进入分子水平,而微生物因其不同于高等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而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在应用研究方面,向着更自觉、更有效和可认为控制的方向发展,与遗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紧密结合,成为新兴生物工程的主角。 ??代表人物——J.Watson和F.Crick:分子生物学奠基人
间体:是一种由细胞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构造,其内充满着这层或管状的泡囊。
3、细胞质和内含物
细胞质:是指被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含水量约80%,与真核生物明显不同的是,原核生物的细胞质是不流动的。)
细胞内含物:是指细胞质内一些形状较大的颗粒状构造(包括贮藏物、磁小体、羧酶体)
4、核区
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包囊、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是细菌等原核生物负载遗传信息的主要物质基础。
质粒:是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我复制并稳定遗传的共价环状DNA分子。
附加体:能插入到染色体中,同染色体一起复制,也能从插入部位切下的部分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功能
答:糖被(包括荚膜和黏液层)、鞭毛、菌毛和芽孢等。
糖被的结构:
荚膜(capsule)
结构层次固定 大荚膜(macrocapsule)
单个细胞表面 微荚膜(microcapsule)
糖被 结构松散 粘液层(slime layer)
细胞群体表面 菌胶团(zoogloea)
功能:
①保护作用,保护菌体免受干旱损伤及防止噬菌体的吸附和裂解;
②贮藏养料,以备营养缺乏时重新利用;
③作为透性屏障和离子交换系统,保护细菌免受金属离子的毒害;
④表面吸附作用,如唾液链球菌引起龋齿;
⑤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
⑥堆积代谢废物。
(2)鞭毛的结构:
是某些细菌细胞表面着生的一至数十条长丝状、螺旋形的附属物,具有推动细菌运动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原核生物的鞭毛都有共同的构造,它由基体、钩形鞘和鞭毛丝3部分组成,G+和Gˉ细菌的鞭毛构造稍有区别。
(1)G+细菌:鞭毛结构较简单,除其仅有S和M两环外,其他与Gˉ细菌一样。
(2)Gˉ细菌:基体由4个称作环的盘状物组成,最外层为L环,第三个是靠近周质空间的S环,它与M环合成S-M环。把鞭毛基体与鞭毛丝连在一起的合称S-M环,共同嵌埋在细胞膜上。把鞭毛基体与鞭毛丝连在一起的构造是钩形鞘或鞭毛钩,其上着生鞭毛丝。
功能:鞭毛的生理功能是运动,能使菌体趋向于有利条件而避开不利条件。
(3)菌毛的特点:
结构比鞭毛简单,无基体等构造、直接着生于细胞膜、不是运动器官。
功能:具有使菌体黏附于物体表面的功能。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动车辆租赁合同.docx VIP
-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通用3篇).docx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1).docx
- T∕CECS G:T34-2023 寒区公路隧道设计标准.pdf
- 2014普通铁路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doc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7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课件.pptx
- 第一单元+第2课《缤纷的世界美术流派》-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新教材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江苏省泰州市区县街道社区乡镇村名称统计.pdf VIP
- 行政管理学题库答案.pdf VIP
- 学校食堂采购水果供应协议书.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