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献综述
宁波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游客认知研究
城市已成为当今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一, 一个城市要发展城市旅游,必须挖掘城市文明,提升城市的游憩功能,使城市转变为旅游城市,进而发展为优秀旅游城市。城市旅游是以城市整体形象作为旅游吸引物,招徕游客进行各种游憩活动,其实质是人们对城市文明的向往与追求。
对城市旅游的研究,最早见诸于美国学者Stansfield(1964)的著作《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等》(An note on theurban—nonurban imbalance inAmerican recreational research )。作为一重要的旅游研究领域,它的兴起源于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普遍出现制造业长期衰退、高失业率现象,在创新城市经济的过程中,旅游业为一门新型产业因其良好的产业特性(如劳动力密集、复合产业)和符合消费时代需求(休闲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推动了城市中心区的复兴,城市旅游及其研究得到了世界范围内旅游和城市研究者们的关注(Law,2001),并在1990年代快速成长为一个显著而有特色的研究领域。
1 近十年国外城市旅游研究进展
1.1 城市旅游的理论研究
格拉斯·皮尔斯(Douglas G.Pearce,2001),他总结了1990年代以来城市旅游研究的主要成果,提出了城市旅游研究的一体化框架体系。一体化框架模型的建立为城市旅游形成系统、统一的概念体系提供了一条极具参考价值的途径。
1.2 城市旅游的需求与供给研究
1.2.1 旅游感知
MichaelBarker(2002)调查了旅游者在“美国杯”龙舟赛这一标记性体育事件中旅游者安全的感知,阐述了体育事件对旅游犯罪的影响。
1.2.2 旅游体验
Bruce Hayllar(2005)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了旅游者在澳大利亚石城这一历史遗迹的旅游体验。
1.2.3 旅游行为
Yong Kun Suh(2004)对来韩国汉城的消闲和商务国际旅游者的旅游花费和活动选择进行了研究,发现远程旅游者(欧洲和北美)更倾向于对当地文化的关注,而近程旅游者(日本)更喜欢购物,在旅游花费上,商务型旅游者明显多于消闲型旅游者。
1.3 城市旅游的市场和形象研究
1.3.1 市场分析
Joseph S.Chen(2002)把维吉尼亚等美国东部其他8个州与哥伦比亚区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宾夕法尼亚州开展的休闲活动项目对维吉尼亚旅游业产生了最直接的竞争。1.3.2市场营销
Dennis R.Judd(1995)综合分析了美国大型城市旅游战略,认为发展旅游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树立品牌形象、招徕商务会议、建设大型购物商场和狂欢地带等措施可以开拓市场,振兴经济。
1.4 城市旅游产品研究
1.4.1 城市吸引物研究
Anna Chiesura(2004)通过对阿姆斯特丹城市公园旅游者动机和体验效果的调查,认为城市美好的自然环境是人们积极情绪和热情工作的动力源,它满足了人类非物质和非消费性需求。
1.4.2 游客友好度
Antonio P.Russo(2002)研究了欧洲四个城市的游客友好度(visitor-friendliness),认为对国际旅游者来说,城市旅游产品的软因素(质量、可进入性、形象)是城市吸引力的决定因素。
1.4.3 城市遗产旅游
Antonio Paolo Russo(2002)以威尼斯为例对遗产城市旅游开发的“恶性循环”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旅游空间组织、遗产城市旅游产品质量和区域经济动力之间的复杂关系,认为可持续发展政策应该针对导致恶性循环的关键点如文化资源质量和可进入性等进行调控。
1.5 城市旅游影响研究
1.5.1 经济影响研究
Christian M Rogerson(2002)通过对约翰内斯堡旅游经济的研究认为,城市旅游发展是伴随经济复兴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商务旅游是旅游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亚部门。
1.5.2 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
AntonioP.Russo(2002)认为,对历史区域的保护必须考虑旅游者的需求。
1.5.3 环境影响研究
Matthew J.Walpole(2000)认为生态旅游是相对于大众旅游的一种可持续的、可选择性的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是为当地社区提供效益的一种途径。
1.6 城市旅游管理与规划研究
1.6.1 城市旅游的管理研究
J.Herderson(2000)对新加坡唐人街开发方案进行研究,认为规划方案的实施应当考虑当地居民的参与、历史真实性的体现和产品生命周期更替。
1.6.2 城市旅游规划研究
Bob Mckercher(2005)对香港在建设城市旅游地和文化遗产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两个部门间根据其关系的成熟程度不同而表现出7种不同的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