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 地g ?l经 济|g|
福州市重建山水城市的思考
o李 为 吴 萨 陈 威
福州是一座有着 2200多年历 2.城市建设过于物质化 城市 1.山、水、城割裂。山、水 、城融
史的文化名城 为实现福州城市可 建设追求高容积率、高密度发展 。 合共生 。是 山水城市构建 的理想 目
持续发展 .应加强城市环境建设 . 密集的城区和高层建筑 .遮山、隔 标。但福州在城市建设过程 中.忽
充分利用山水特色 .重现福州山水 水、蔽景。新区建设承袭 旧模式 .并 视 了城市人造景观 与 自然 山水 的
城市风貌 未按规划保 留和建设好组 团之间 协调 .致使 自然山体、水体处于被
一 、 城市优势 的绿化生态隔离带 .造成许多新的 割裂状态 。高楼大厦、交通道路 、周
福州拥江临海.自然地理环境 城市问题 .如缺乏开放空间.城市 边开发正蚕食着福州的 自然景观
和生态格局优越 .且地处南亚热带 热岛效应 明显.公共设施用地得不 闽江两岸人造景观的增多.使其正
向中亚热带过渡地段 .气候温暖湿 到保障等 。从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 在失去天然的流畅曲线 。乌山、于
润 .雨量充沛 .生物资源丰富 福州 城市呈典型 “摊大饼”式发展 。这种 山和屏 山原本在古城 中形成三山
别称 “榕城”.其文化具有典型的闽 发展模式连片 占用山水 自然环境 . 鼎峙的空间格局 .但 出现在山体之
越文化特质。民俗风情 .别有意境。 严重损害 了传统 山水格局并导致 间的突兀的现代建筑却破坏 了这
福州市区依托 自然环境优势. 山水城市形态的衰败和破坏。 一 城市建设 的瑰宝
经过历代建设 。已形成 “左旗右鼓、 3.乌山、屏 山逐渐被 占用。乌 2.城市特色和传统风貌逐渐丧
三狮五虎、三 山二塔一条江 ”的空 山、于山和屏 山是福州城的象征 。 失 福州城历经 2200余年的发展
间格局 以及 以八一七路为历史传 曾是游览、观光、休闲胜地。但如今 和沉淀 .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
统轴线 。古老的街巷、完整的坊里、 乌 山、屏 山被 占用 .失去 了其美化 古代形成的山水城市形态和格局、
保存完好的明清 民居、古朴典雅的 环境 、承载文化、调剂生活的功用 。 历史文化遗迹、传统街区及名胜古
传统街坊分列左右 的历史文化名 只有于山景点保存修复得较为完 迹 .使福州城极富传统风貌和特
城风貌 好。 色.特别以明清传统民居街区三坊
二、突出的问题 4.内河萎缩 .污染严重。上世 七巷和名人故居最为突出。但是 .
(一)物化层 面 纪80年代 以来 .伴随城市建设对 近现代破坏性 的建设 .不注重城市
1.自然地理优势未充分利用 土地需求量的不断增长 .城区不少 历史文脉延续和历史文化遗产保
近年来 .福州市城市人 口迅速增 河段截弯取直 .许多河汊、水塘被 护 .使得福州城的传统风貌正逐渐
长 .城市建成区面积急剧扩 张.大 填埋开发 .占用河道进行房地产建 萎缩 。
量生态资源被低效率重复消耗浪 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引起内河不 三、设想与建议
费,城市周边山头被推平 、池塘被 同程度的萎缩 .城区水域面积不断 f一、恢复山水 活力
填埋 、良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FDI主导型产业集群特征与本土企业产业升级对策——基于苏州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的经验分析.pdf
- FTAs对成员国贸易流量和贸易模式的影响——基于中国参与FTA事实的实证研究.pdf
- ICT基础设施:投资方式与最优政策工具.pdf
- IMF与美国金融危机.pdf
- KPO情境下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研究——任务特性和知识管理能力的调节作用.pdf
- ODE视角下的中国宏观经济预测计量分析研究.pdf
- PE对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托宾Q值的考察.pdf
- PM2.5高排放与治理的技术经济思考.pdf
- R&D产业化耦合机制研究——基于深圳的实证分析.pdf
- R&D投入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来自中国工业1999-2010年的经验数据.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