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月”的意象.pdfVIP

月在苏词——论苏轼词中“月”的意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在苏词 论苏轼词中“月”的意象 山东 秦 涛 月,对中华民族来说,不仅是一种 自然物象,更 皎沽,喻示的是词人情操的高洁。据朱强村编年龙 是一种文化意象。作为饱含文化信息的情感符号, 榆生校笺之 《东坡乐府笺》,苏轼最早的词是作于熙 它历来为中国文人所钟爱。从 《诗经 ·陈风》里的 宁五年(1072),即抵杭州任职的次年春以后所作的 《月出》到谢眺的 《月赋》,从张若虚的 春《江花月夜》 南《歌子》行《香子》等短调小令[21。“过沙溪急,霜溪 到李白的邀月佳话,文学史上所涌现的关于月的名 冷,月溪明”(《行香子 ·过七里濑》),当 “月”意象初 家名篇不胜枚举。宋词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 次见诸于苏词时,词人即赋予它明亮的色彩。我们 对 “月”别有一番深情,这其中以苏词为首。 全《宋 知道苏轼一生涉宦海风波,经历两次 “在朝——外 词》录其词360余首(包括残句),“月”的意象竟出 任——贬官”的过程 ,一生大多数时间颠沛流离。 现 103次,约 占1/3。[1】月,如此频繁地出现在苏词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西江月》),这首 中,表现了词人对它情有独钟,它既是词人刹那感 作于刚刚经历 “乌台诗案”之后的词,就是苏轼对 自 受所获得的心灵对应物,又承载了苏轼 自身积淀的 己人生坎坷和内心苦闷的感叹。词人以月自喻,流 文化信息、生命信息和美学追求。 露出遭受迫害的愤慨。苏轼是一个关心和献身政 苏词中的 “月”,或径称 “月”,或以 “婵娟”“玉 治的人,也是一个有抱负而不愿随俗浮沉的人,但 盘”桂“魄”等指代。概括起来,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 月明云遮,才高见妒,忠而见谤,在明月与浮云的矛 两种:静态又有单纯意象与复合意象之分,单纯的 盾中,词人抒发了对群小当道的愤懑,唱出心头难 “月”意象中以月色相称的有 “月华”“微月”“明月” 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理解的苦痛凄凉。这里的明 “孤光”“暗月”,以月形相绘的有 “晓月”“缺月”“隙 月,固然是写眼前中秋之夜的实景,又何尝不是用 月”;复合的 “月”意象多与云、水相伴 ,如 “湖中月” 以象征词人 自身的美好理想和高洁人格呢?赋予 “满江月”淡“月微云”。动态则是对月所作的拟人 “月”意象以浓重的悲剧色彩,恰恰是对具有高洁情 化,如 “对酒卷帘邀明月”“一点明月窥人”“月随人 操的词人屡遭贬谪命运的最好诠释。 千里”,不一而足。总之,词人是多角度、全方位地 但 日后像这样的黯然心绪,作者是极少托意与 让读者领略了月的多彩多姿。月,凝聚了词人炽热 月的,更多的还是那些以明亮的笔调描绘月光皎洁 的情感,旷达的观念,睿智的思想。 如镜 、如霜、如水的词作。例如 “月明风露娟娟 ,人 本文拟通过对苏词中 “月”意象的解读 ,寻找 未眠”(《醉翁操》)、“景疏楼上,明月如水”(《永遇 “月”意象的物态特征与词人内心世界的对应,对苏 乐》)、清“夜无尘,月色如银”(《行香子》)等。既然词 轼的情操、胸襟、思想做多层次的观照。 人屡遭贬谪,对现实不满,但为什么出现在词中大 量的 “月”不是 “微月”“缺月”“暗月”,却偏偏是 “明 月之皎洁 月”呢? 在苏词 “月”意象中,以 “明月”为最多。明月之 古代文人多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人生价 2008年 第 12期 值的定位,为此,出仕便是最佳途径。几乎所有的 月之间早已建立起来的非常 “人际”关系。在孤独 文人都在这条路上摔打滚爬,苏轼当然也不例外。 中,只有明月才可引以为知己;在苦闷中,也只有 然而人之一生不如意者常十有八九,自身的命运 明月才与 自己相伴,所以词人把明月当做和 自己 无法把握,使得大多数文人背负着生命的重负。然 具有同等人格的对象来认识、欣赏,在其词作中多 寻求解脱之法 ,或明哲保身,或放浪山水 ,或以死 次出现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