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7
道 曲 文 学 论 略
张兰花
(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摘要:千百年来,道教人士创作了大量的道曲,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学的宝贵财富。认真梳理 《道藏》及
目前流行的道教科仪 中道曲的文本形态、艺术特征等,分析它们作为宗教音乐文学的宣教特征和文学审美情
趣 ,以期引起社会对道教音乐文学的关注。
关键词:道教;道曲;文学风貌
中图分类号 :I20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 (2009)12—0137—06
道教有许多祝、颂、赞、偈、韵、咒、诰、步虚以及玄歌、仙歌、变文、道情一类的韵文。这类
韵文可以配乐演唱,成为道教人士歌吟与传唱的道曲。道曲属于道教音乐文学范畴。作为蕴涵教义教
理的传道工具,道曲的宗旨是颂赞神真、祈福禳灾,故在道徒及信众心中,始终充满着宗教的神秘色
彩,乃至于其文化精神和文学审美情趣被宗教色彩湮没、鲜有人论。有鉴于此,笔者在梳理 《道藏》
和道教科仪曲辞的基础上,考察其文学特色和宣教艺术,透视其特殊的社会功效,以期引起社会对道
教音乐文学的关注。
一
、 文本形态 博杂繁巧
道曲是贯穿于道教各种宣教活动中形式最活跃、内容最丰富的重要艺术形式。若按演唱场合及用
途划分,道曲可分为娱神曲、修道曲、法事曲、传道曲四大类,而在斋醮仪式中,则多表现为步虚、
祝 、颂 、赞 、偈、咒、诰等曲式。虽然道曲唱经礼道,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映射着民族
性格的深层文化心理,呈现出迥异于古典诗词的独特风貌,但因是配乐演唱的歌辞,无论是吟唱念
白,语辞长短,旋律快慢,音色刚柔,皆须押韵和谐,入乐协调,故在文本形态上与诗歌颇多类似,
而体式更显灵活,义理神韵,繁巧博丽,蔚成大观。
1.音韵整饬
道 曲虽然体式缤纷多姿、丰富灵活,但均协韵入律,配乐可歌。即使劝道宣教,也注重音韵节
奏。如上海翼化堂善书局 《洞经示读》中赞颂 《大洞真经》的 《开经赞》云: “洞虚妙道 ,彩焕云
章。元始符命,永锡文昌。皇图巩固,化洽八荒。”关于诵唱 《大洞真经》的奇功,陶弘景在 《真
诰》卷五中已有诠释:“《大洞真经》读之万过,便仙。此仙道之至经也。”① 《开经赞》即为劝读之
赞。其中 “章、昌”在 《广韵》中都属 “阳目”, “荒”在 《广韵》里属 “唐 目”,三个字在平水韵
里都属 “二十阳”,符合律诗的用韵,节奏铿锵,简洁有力,极清晰地宣传了它 “皇图巩固,化洽八
荒”的神奇魔力。又如宋代道曲集 《玉音法事》中的 《山简》:
基金项 目:河南省教育厅2007年人文社科规划项 目 (2007一GH一117)。
作者简介:张兰花,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副主任,副教授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曹魏文化与道教文学。
① 《道藏》第 2O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年,第520页。
138 社会科学战线 ·2009年第 12期 ·中国古代文学
祈真登紫岳,告命诣灵山。玉女摇梵响,金章奏香烟。
书名通九地,列字上三天。永享无期寿,克成高上仙。①
此曲中旬尾的 “山”在 《广韵》中属 “山目”, “烟”和 “天”属 “先 目”, “仙”属 “仙 目”;
在平水韵中 “山”属 “十五删”,“烟”、“天”、“仙”属 “十六先”。在平水韵中它们是邻韵,符合
古体诗的押韵要求。不仅押韵,而且对仗工整,庄重典雅。若依词咏诵歌唱,则清典利落,简洁凝
练。即使仅论文字,亦可视为语意独立的五言诗。
2,句间加 咒
道曲不仅要考虑音韵和谐及唱腔圆润之需而追求音韵之美 ,且须在文本形态上与世俗 曲乐有迥异
的文本特质,以示道曲有道义神功。因此,道曲中打破整齐诗歌句式的曲辞加咒现象便时时可见。如
全真韵 《歌斗章》:
北魁玉文布真灵,哑呼畔,上列五行应五星,喳畔叱喇哑呼哗。
东斗聚魂都功成,哑呼畔,南灵摄魄切角镇,喳畔叱喇哑呼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