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0卷 第 5期 绍 兴 文 理 学 院 学 报 V01.30No.5
2010年 9月 JOURNALOFSHAOXINGUNIVERSITY Sept.2010
乡 土 的 重 构
— — 新时期三十年 “鲁迅与民俗”研究述评
宋浩成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200062;绍兴文理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摘 要:新时期三十年来的 “鲁迅与民俗”研究,从鲁迅作品中的民俗表现、鲁迅与民俗学学科的关系、民俗生活对鲁
迅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展开,体现了时代的意义,并从更多的侧面解析了鲁迅之所以成为文学巨匠的文化基因。
关键词:鲁迅;民俗;乡土;文化 ;重构
中图分类号:I210.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OLO)O5—0046—05
新时期三十年来(1979—2009),“鲁迅与民俗”研究并不是鲁迅研究学者的重要选项,但是伴随着鲁
迅研究方法的多次转型和多样化,这一个角度的研究作为整个鲁迅研究的补充而显示出颇为独特的价值。
梳理三十年来的 “鲁迅与民俗”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鲁迅作品的民俗表现研究,重在
挖掘鲁迅作品中表现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事象,这往往被作为乡土文学的研究范围之一;二是对鲁迅与
民俗学学科之问关系的研究,包含鲁迅的民俗观、鲁迅对民俗学理论的贡献等议题;三是民俗生活对鲁迅
思想和创作的影响研究。
这三类内容的核心概念是 “乡土”,第一类是鲁迅对乡土的叙述 以及研究者对鲁迅叙述的解读 ,这是
双重建构的过程:鲁迅对乡土的重构,研究者的再次重构;第二类是社会研究视角的选择,费孝通指出:
“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从这基层上 曾长出一层 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
会”…,因此,对中国社会的研究从 “乡土”的角度是最能够接近中国低层社会的传统以及作为生活者——
“民”的丰富世界,这是社会学意义上的 “乡土”;第三类是从民俗对人的影响力这一角度进行的研究,恰恰
反映了民俗的独特作用,正如萨姆纳所言,民俗的形成是人类基于生存与发展的自然选择,并且形成 “德
范”而具规定性,“它们极大地控制着个人与社会的活动,并且是它们孕育了人们的世界观和生活策
略”】,研究者从 民俗文化的角度 ,以地域文化为背景深人挖掘鲁迅创作风格与内在思想逻辑的成因,这
正是文化人类学所谓 “乡土”的 “功能”所在。
一 、 鲁迅作品的民俗表现研究
乡土文学研究把民俗事象作为作品和作家的背景进行处理,通过 “地方色彩”来体现文学的差异性和
文学生命的源泉,并将之概括为 “风景画、风俗画和风情画” 的统一,正如鲁迅 自己所说:“现在的文学也
一 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
作为乡土文学开创者,也许鲁迅没有充分认识到乡土文学可以成为一种创作流派而体现其理解人生、
社会的独特性,但鲁迅在他的散文、小说创作中自觉而大量地运用了地方的民俗背景,形成了作品的乡土
气。这种背景在新时期最早被鲁迅的故乡——绍兴的研究者所注意。1985年5月裘士雄等人编著了 《鲁
迅笔下的绍兴风情》J一书,详细描述了鲁迅作品中提到的几乎所有关于绍兴风俗的内容,作为绍兴文史
研究的专家,几位作者几乎是带着欣喜的笔触向鲁迅作品的读者和研究者介绍这些知识——在当时被捧
为圣典的鲁迅作品中出现本乡本土的人情风物,在此情此景下确实是一种荣耀。这一著作在鲁迅研究资
料中体现出了非常重要的价值,一是方便了读者对鲁迅作品的准确理解,使之更能体会到鲁迅遣词造句、
收稿日期 :2010一O9一O6
作者简介:宋浩成 (1977一),男,浙江上虞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6级硕士研究生,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第5期 宋浩成:乡土的重构——新时期三十年 “鲁迅与民俗”研究述评 47
形象塑造、意境营构中独运之匠心,对鲁迅作品形成了非常有效的补充;二是给研究者非常详细地勾勒出
鲁迅生长的乡土环境,尤其是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和地理背景,这对理解鲁迅的精神世界起到了桥梁的
作用。
更早一些,曾庆瑞在 198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外国民族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授策略和学习活动方式.pdf
- “直导教学”研究的三大贡献——罗森海因论知识结构、教学步骤与学习支架.pdf
- 《唐律疏议》“德主刑辅”立法思想和儒家人性论关系探析.pdf
- 19世纪美国达科他州红河河谷专业化高产农场(Bonanza Farm)成因与经营方式考论.pdf
- 263企业邮箱的另类崛起.pdf
- 660MW超超临界机组主汽温波动原因分析.pdf
- BJ-2型卡丁车的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pdf
- Fe、Mn掺杂干凝胶的制备、表征及催化臭氧氧化邻二氯苯性能.pdf
- GL(2,Z[i])的有限交换子群.pdf
- IMS LD规范视域下的“学习单元”设计.pdf
- 新课标整体把握函数教学的认识与思考.pdf
- 性别伦理与合作偏好——女性主义国际合作观述评.pdf
- 学生本位视角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pdf
- 学习的生态和技术的功用——美国AERA2010年会述评.pdf
- 学习科学:架构课程发展的新参照系.pdf
- 严酷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复材料——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耐久性能研究进展.pdf
- 阳光空气土壤——近10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走过的路(上).pdf
- 以主流化转型理论指导典型报道——以“志愿者小亭”报道为例.pdf
- 音乐审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奏鸣-交响套曲中的小步舞曲与谐谑曲.pdf
- 印度尼西亚国内移民计划浅析(1905~2000年).pdf
最近下载
- the-new-age-of-invention高一英语新外研版必修三unit3课件.pptx VIP
- (2025)呼伦贝尔市入团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HG∕T 5677-2020 石油炼制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pdf VIP
- 《基于三菱FX2N控制系统的自动剥线机设计》9500字(论文) .pdf
- 奔驰500系列发动机操作手册.pdf VIP
- 天津大学学生宿舍文明住宿承诺书.DOC VIP
- 2025年中国半乳甘露聚糖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The new age of invention课件新外研版必修三unit3.pdf VIP
- 2024辽宁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微专题 遇到角平分线如何添加辅助线(课件).pptx VIP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