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9卷 第 4期 海 洋 学 研 究 VO1.29 No.4
2011年 12月 JoURNAL oF M ARINE SCIENCES Dec.。2O 11
文章编号 :1001—909X(2011)04—0089—06
海洋源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及
1株拮抗芽孢杆菌的鉴定
曾海燕,谢小保 ,黄小茉,李彩玲 ,欧阳友生,陈仪本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微生物分析检测 中心 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070)
摘 要 :对来 自于不同海域的红树树皮、海苔 (海洋生物样)和海泥 (海洋底质)样 品进行细菌分离,并
采用管碟法测试 了分离出的海洋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n矗z0∞cc“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
lus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黑 曲霉 Aspergillusniger和绳
状青霉Penicilliumfuniculosum 等6种指示菌的抑菌活性,对其 中1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NB7.2
海洋细菌进行 了菌种鉴定。研究结果表 明:从样 品中共分离出72株海洋细菌,从 中筛选 出具有抑菌
活性的细菌为 12株(下文称拮抗细菌),占总分离菌数 的比率为 16.7 ,其 中,芽孢杆菌为 7株 (占
9.7 ),革兰氏阴性杆菌为 5株 (占6.9 )。指示菌被拮抗细菌抑制 的强弱程度依次为:革兰氏阳性
菌草兰氏阴性菌丝状真菌。拮抗细菌 中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强于革兰 氏阴性杆菌,来源于红树
林海域样 品的拮抗细菌平均检 出率最高,为 25.3 。经形态、生理生化和 16SrDNA序列 的分析,
NB7.2海洋细菌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subtilis。
关键词 :海洋拮抗细菌;抑菌活性;菌种鉴定
中图分类号 :Q939.1 文献标识码 :A
是一项重要 的前期工作。
0 引言
本文对采集 白南海北部湾海域 的海泥 (海洋底
长期以来 ,陆地微生物是人类获取抗生素的重要 质)和珠海红树林海域 的海泥、海苔 (海洋生物样)和
生物资源 ,但随着这一 资源开发 、利用程度的不 断加 红树树皮样品,进行 了海洋细菌的分离、拮抗细菌的
深 ,从中发现新型抗菌物质 (抗生素)的机率已 日趋减 筛选及抑菌实验 ,获得了 1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 的海
少 。海洋生态环境中高盐 、高压 、低温 、低营养或无光 洋拮抗芽孢杆菌 NB7.2,并对其进行了鉴定 ,以期为
照等复杂 、特殊 的条件,造就 了海洋生物种类的多样 进一步从海洋微生物 中提取有效成分 ,研究、开发新
性和生物结构的特殊性 ,而海洋微生物也具备产生多 型抗菌活性物质提供科学依据。
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 目前 ,国内外相关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人员已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 出许多结构新颖 的抑菌
活性物质 ,其中大约 27 的海洋微生物具有抗菌活 1.1 样品采集
性_】]。因此,海洋微生物 已成为开发新药 的新型生物 将 2005年 3月至 2007年 11月在南海北部湾海
资源 ,而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 出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 域采集 的海泥样品,以及在珠海淇澳岛红树林 附近海
收稿 日期 修回 日期:2011041o
基金项 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资助项 目(2006
作者简介 :曾海燕(1983 ),女 ,广东韶关市人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工业材料及制品中的菌种分离及鉴定 。
*通讯作者 :谢小保 ,研究员 ,E—mail:xiaobaoxie@126.eo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