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3卷 第 12期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Vo1.23 No.12
2009年 l2月 JoumalofAridLandResourcesandEnvironment Dec.2009
文章编号 :1003—7578(2009)12—193—08
甘肃旅游竞争力空间维度研究
肃旅游竞争力系列研究
王生鹏 ,杨莎莎 ,曾鹏
(1.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兰州 730030;2.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桂林 541006;3.桂林工学院党委办公室,桂林 541004)
提 要:基于SPSSforWINDOWS13.0的因子分析法和层次聚类分析法,借助我国省区旅游竞争力的空
间维度研究来确定甘肃旅游竞争力在我国省区中的地位。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区旅游竞争力在东部、中部、西
部和东北部地区之间是极端不均衡的,呈现出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强 、中部、东北部地区发展一般 、西部地区发
展相对落后的格局,四大地带间的省区旅游竞争力差距十分显著。同时,无论从哪个方面看,甘肃的旅游竞争
力与其它各省区都存在较大差距,今后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提高甘肃旅游竞争力。
关键词:省区;区域旅游竞争力;因子分析 ;层次聚类分析;甘肃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 :A
省区旅游竞争力,是在竞争关系中,各个省区根据 自身当前的自然资源、入力资源和经济实力,通过在
全球范围内吸引和有效配置资源 ,所体现出来的差别优势和素质,以实现区域旅游持续增长的能力。研究
我 国省区旅游竞争力的问题,就是要定量的解释 ,为什么我国有些省区的旅游竞争力强,有些省区的旅游
竞争力弱;或者什么样的省区能够保持较强的旅游竞争力,什么样 的省区的旅游竞争力会较弱,在分析 中
确定甘肃的旅游竞争力在全国所处的位势。
1 我国省区旅游竞争力的主成分分析及其结果
对我国省区旅游竞争力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要计算出矩阵Y。蚓 的相关系数矩阵。然后由相关系
数矩阵计算其 因子方差 、特征值、(旋转)贡献 比例值和累计贡献 比例值 (表 1)。
表 1 我国省区旅游竞争力因子特征值、贡献比例值及累计贡献比例值
Tab.1Eigenvalues,contributionratioandaccumulatedcontributionratioofChinagprovincialtourism competitionabilities
由表 1可知,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9大特征值分别为 12.8503、5.5557、2.6833、2.0149、1.5689、1.
收稿 日期:2008—10—31。
作者简介:王生鹏 (1971一),男,汉族,甘肃 白银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规划开发与旅游经济研究。Email:wangsp721@sina
eom
· 194·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第23卷
2795、1.0994、0.7433、0.7178,其累计贡献率达到91.9779%,即它们可共同解释原始变量标准化方差的
90.11384%。可见,只要选择9个主因子,其所代表的信息量 已能比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能表
达的信息。同时,因子方差在0.825—0.984之间,说明全体变量能较好地被9个主因子解释,选择9个主
因子的信息已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和代表我国各省区旅游竞争力水平。
对提取的91个主因子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同时为了便于对各因子载荷做 出合理解释,需要对其
进行旋转使其结构简化,目的是排除噪声干扰的作用。因子旋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方差极大正交旋转,
另一种是方差极大斜交旋转 J。由于利用原始数据计算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有些很大,即有些因子之间
存在着高度正相关现象,因此,在进行因子解释时采用方差极大斜交旋转,使其结构简单化并降低维度 ,得
到斜交因子装载(图形)矩阵及斜交因子结构(相关)矩阵(表2)。
表2 我国省区旅游竞争力斜交因子旋转装载 (图形)矩阵
Tab.2Rotationshipment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气颗粒物和降水化学特征的相互关系.pdf
- [火积]耗散数及其应用.pdf
- “对外汉语文化大纲”基础研究.pdf
- “人称代词+称谓”序列的话题焦点性质.pdf
- 《鹿特丹规则》下贸易商权利与义务的变化.pdf
- Ectopic pancreaticobiliary drainage accompanied by proximal jejunal adenoma: A case report.pdf
- EUK4010对Presenilin-1/Presenilin-2双基因敲除小鼠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影响.pdf
- FDI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是否存在倒U形关系.pdf
- NF—KB、IL-6和TNF—α在抗IL-6受体单抗干预早期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pdf
- 阿玛蒂亚·森的能力平等观与公共服务均等化.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