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以新西兰环境专员制度为鉴.pdf

试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以新西兰环境专员制度为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9年 1月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January,2009 第22卷 第 1期 JournalofYunnanUniversityLawEdition VoL22 No.1 文章编号:CN53—1143/D【2009)01—0100—05 实践与探索 试论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 — — 以新西兰环境专员制度为鉴 沈跃东 摘 要: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更是一项宪政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 以实现司法民主、确保司法公正为宗旨,其正当性毋庸置疑。但是,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构造却与这一 宗旨的实现存有相悖之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选任程序、任职资格以及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程 序等方面亟需完善。新西兰环境专员制度与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相似之处,这一制度为我国人 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提供 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新西兰环境专员;司法民主;司法公正 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陪审 制度进行完善,我们首先应该回到问题的逻辑起点: 制度,诞生于上世纪3O年代及40年代的革命根据 为什么要建立人民陪审员制度?理清这一问题后才 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度沉浮。特别是 1982年 能提出如何完善的对策。 宪法没有 明确规定人民陪审员制度后,在理论界和实 一 、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设立宗 旨 务部门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存废,曾进行过激烈的论 1954年宪法第 75条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规定, 争。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应该说是新中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起点。在 1954年 一 次会议通过了 《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 宪法制定过程中,彭真同志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对 (以下简称 《决定》),并于2005年5月 1日施行。为 陪审制度的作用作了说明。他指出:“在一审案件 了确保在该 《决定》生效时人民陪审员能统一上岗, 中,由群众选举公正的陪审员参加审判,不仅容易 最高人民法院为此发布了 《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 在较短的时问内把案情弄清,因而使案件容易得到 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法发[2004]22号)(以下 正确处理,并且可以密切法院与群众的联系,使群众 简称 《实施意见》),专门安排了陪审员选任和培训的 切实感到 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增强群众对国家的责任 时间表。2005年5月 8日,全 国近 3000所地方法院 感。”从彭真的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之 中,有27000名取得资格证书的陪审员走马上任 。 初,建立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宗旨就是要使案件得到正 至此,关于人 民陪审员制度 的存废之争应该有一了 确处理,使民主得以体现。使案件得到正确处理,这 断。但是,上述 《决定》实施 以来,人民陪审员制度的 是司法公正的体现,使群众在案件审理中感受到 自己 运行并不尽如人意,对这一制度进行完善的理论和实 是国家的主人,这是政治民主在司法中的体现,就是 务的讨论并没有停止⑨。特别是在培育司法公信力, 一 种司法民主。尽管后来宪法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 提高人民对司法的满意度的背景下,人民陪审员制度 规定发生了变化,但这一宗 旨却一以贯之。 的完善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要对人民陪审员 2004年4月2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基金项 目:本文为福建省教育厅社科项 目“环境监察专员制度研究”(JA07036S)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沈跃东,福州大学讲师,法学博士,从事完法学、行政法学、环境法学的研究(福建 福州,350108)。 ① 这里主要是指宪法等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规定或取消,1954年宪法第75条规定 “人民法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