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不当调解的成因与规制——基于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高现象的解读.pdfVIP

民事诉讼中不当调解的成因与规制——基于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高现象的解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期刊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借鉴!!

民事诉讼中不当调解的成因与规制 — — 基于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高现象的解读 何智玲 周 强 [内容提要]随着 “调解优先 、调判结合”政策的提 出,调解从上到下正进行着一场复兴运动。 “重调轻 判”、 “以调代审”、 “久调不决”、 “模糊调解”等不当调解行为,加之民事纠纷数量的迅猛增长以及约束 调解程序制度的缺失,民事案件调解率的上升并未缓解不堪重负的执行压力。当越来越多的调解案件进入执 行程序后,调解的案件在一定程度也如同判决一样出现 了 “执行难”的问题。本文基于诉讼调解案件申请执 行率高现状的考察,对不当调解的概念及类型进行 了界定与划分,进而多角度考察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 规制的方略。 [关键词]不当调解 成因 规制 调解作为我国一项重要民事诉讼制度,在民事司法实践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法院调解活 动在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取得令人瞩 目成就的同时,偏重调解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调解制度 自身及司法实践显现出规定过于宽泛、程序操作混乱等诸多弊端,出现了不当调解下的调解 案件申请执行率高的现象。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规范其 实践运作,日益成为立法界和司法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实务中虽对不当调解有一定认识,但就不 当调解的成因还没有形成深层的理解,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厘清并提出规制方略,以有效防止这 种现象的蔓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一 、 问题提出:调解案件 申请执行率高的现象考察 2010年4月 12日,江苏淮安中院发出通知,对全市法院民事调解案件 申请执行工作提出指导意 见,着力解决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居高不下的困境。在法官支持下,原告和被告分别就欠款数额、还 款期限、支付形式及违约责任等达成一致意见并签字盖章,并从法官手中领取调解书。但是,经过这 一 程序的民事纠纷经过调解结案又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约占整个执行案件的四成以上。①实践中,随着 调解结案数的增加,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的数量也与之成正增长趋势,而且该增长趋势明显高于每年的 调解结案增长比例。我们以我国东部某省法院 (A法院)民商事案件的统计显示,调解案件申请执行 率普遍处于高位 (图1)。调解案件结案后 ,当事人并非全部都能够 自动履行 ,进入执行程序的比例 也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② 现均供职于广东省从化市人民法院办公室。 ①余增明、段庆丽: 《压降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 江《苏法制报》2010年4月 13日第4版。 ②有研究显示,2008年7月一2o09年6月,江苏省徐州市基层法院的申请执行率达32.7%;2009年江苏省无锡市崇安法院的申 请执行率为32.1%:2OlO年上半年山东省 日照市东港法院的申请执行率为31.5%。张闰婷 : 《调解 的地 图指导与路线摸索之实用性探 求》,载万鄂湘主编: 审《判权运行与行政法适用问题研究》,人 民法院出版社 2Ol1年版,第 527页。 4 民事诉讼中不当调解的成因与规制 一 审‘民尚事判决案件 —。一 审民向事判决后中请执行案仲 C 9 8 7 6 5 4 3 2 C∞0 O 0∞O∞0∞ ∞O O 0 O∞0 2005年 2006年 2O07年 2008年 2O09年 20l0 图 1 A省法院2005—2010年一审 民商事案件判决、调解情况 实践显示,现象背后的主要问题是非 自愿调解下的不当调解现象比较突出,且难 以被发现和受到 追究。因为不当调解属于 “隐形”违法,除了身在此山中的法官、当事人知晓以外,其他人或机关难 以获悉。有些法官为了追求调解率,或者往往利用审判权压制、引诱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或者在当 事人之间进行和稀泥式调解,把 自愿、合法的调解原则抛在九霄云外,法官不适当的调解损害了司法 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不利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损害了法院的形象。与此相伴的是,民商事调 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部分案件难以执行。从 2006--2009年浙江宁波海曙法院调解案件来看,③实际 执行率分别为60%、51%、50.4%和 71.40%,也就是

文档评论(0)

liyxi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