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 科 学 研 究 2009.1
推动实现司法改革目标的
一 个技术性手段——电脑量刑
蔡 鹤
[摘要] 电脑量刑使法院和法官能更有力地抵制外界的影响,加强了法院独立和法官独
立;电脑量刑限制但并未否定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法官仍保持其理性独立和意志独立。电脑量
刑过程的公开性和控辩双方的参与性,体现了程序公正;电脑量刑标准统一,纠正了法官自由
裁量权过大的现象,有助于实体公正。电脑量刑法官审案受外界干挠减少,上诉率和抗诉率降
低 ,从而提高了审判效率。
[关键词] 电脑量刑;司法独立;量刑公正;审判效率
(中图分类号]DF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9)01—0079—05
司法工作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公正为其首选的价值 目 现代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理论成果,采用数学模型
标,然而司法公正不是司法机关自身所能够解决的,它尤 的技巧和电子计算机技术 ,集法律有关规定和专家、审判
其需要来 自司法系统之外的机制的调整和权力配置的变 人员的经验于一体的产物。它根据审判人员提供的案件事
化 ,而这些外部条件不是一蹴而就的。美国前哈佛大学法 实信息,运用系统存储的法律和有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
学院院长 R ·庞德曾告诫中国的法律家不要无限度地追求 为审判人员审理案件提供准确定罪与量刑 的方案。 数学
立法层次上的合理化与西化,而必须发展法律中的解释与 模型法 】、层次分析法 】、犯罪与刑罚的量化评价系
应用技术。 “中国的司法确实需要作合理化改造,不如此 统”等电子计算机的量刑方法正是沿着这一思路开展的研
其功能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善。然而,实际条件的缺乏, 究和实践。
又使我们不能不采取渐进韵 、改良的方略,从逐步的技术 淄博法院的电脑量刑是单凭一个法院之力创制的新生
性改良走向制度的变革”…。电脑量刑作为量刑均衡的技 事物,肯定有其局限,但不能因此推而广之否定电脑量刑
术性手段的面世,2【体现了司法改革中的一种 “从技术到 本身。笔者认为,一个权威的、完善的电脑量刑应有如下
制度的思路”,然而,电脑量刑本身却引来不少否定的观 特点:一是适用范围的广泛性。最好全国统一制作统一电
点,如认为这一制度的内容损害了作为司法改革主要内容 脑量刑程序,统一在全国适用。但这并不否认,在不同地
的司法独立 ,而且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缺陷,也不利于司 域下,外观相同的行为,其社会危害性有区别,这可根据
法公正和效率的实现。3【笔者认为,这类否定的观点不能 各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设置不同参数。这样就保
成立,在中国现实的司法环境下,电脑量刑不失为从技术 证了国家法制的统一性和法律公平。二是制作基础的宽
上着手推动实现司法改革 目标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广。电脑量刑程序的制作是对全国刑事案件量刑情况作统
“电脑量刑”属于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是综合运用 计实证研究,集中广大的专家学者、法律实务工作者的意
(作者简介]蔡鹤,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四川 成都 610068。
· 79 ·
见和经验来完成 ,以保证量刑的科学合理。三是裁量的权 不得不负责任地作出可能影响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报道
威性。电脑量刑需要国家立法机关的授权,至少以高法司 和评论,在司法决定作出后,在司法机关不争议的原则之
法解释的形式颁布 ,适用上具有法定强制性。四是内容和 下,新闻媒介和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官员不得随意抨击和评
制作原理的透明性。这样的量刑程序就像法律一样向全社 论司法决定。
会公开,并且将制作原理的基础公开,以利法律实务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虚拟情景”须有史学的证据意识.pdf
- 《庄子》“言意之辩”的本体论视阈和诠释学维度及其意义.pdf
- 2007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刍议.pdf
- ArcGIS技术在县域退耕还林决策分析中的运用——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pdf
- BIOLAK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pdf
- WSN中基于Stateless Weight的移动代理路由设计.pdf
- 帮助学生抵达“历史现场”的路径——以释“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之疑为例.pdf
- 北魏南伐江淮流域的环境与疫病问题初探——以公元450至451年太武帝南伐为例.pdf
- 辩证法理论的形态跃迁:从康德到马克思——一种基于关系逻辑视角的哲学史考察.pdf
- 不同处理方法对几种牧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