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理论的形态跃迁:从康德到马克思——一种基于关系逻辑视角的哲学史考察.pdf

辩证法理论的形态跃迁:从康德到马克思——一种基于关系逻辑视角的哲学史考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2009.1 辩证法理论的形态跃迁-从康德到马克思 一 种基于关系逻辑视角的哲学史考察 高云涌 (摘要] 辩证法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理论思维的关系逻辑。从关系逻辑的视角审视德国近 代辩证法史,就会发现,从康德到马克思辩证法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辩证法解释原则层次 跃迁的过程。具体而言,从辩证法的解释原则上看,康德的是先验关系原则,黑格尔的是范畴 关系原则,费尔巴哈的是 自然关系原则,马克思的是社会关系原则。其中,黑格尔辩证法是通 过对康德辩证法的批判得到的,而费尔巴哈辩证法和马克思辩证法则是分别对黑格尔辩证法进 行 “颠倒”得到的不同结果。 [关键词] 辩证法;关系逻辑 ;批判 ;颠倒 [中图分类号]B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09)O1—0121一o4 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辩证法常被人们 辑”。在康德看来,幻相是指对某种直接呈现的感性表象 不自觉地理解为 “实体的逻辑”。其实,辩证法从其产生 所作的不适当或不正确的判断。幻相分为经验性的幻相和 之日起便一直是 “关系的逻辑”①。也就是说,辩证法作 先验的幻相两种。康德认为,当纯粹理性运用只适合经验 为理论思维的内涵逻辑是以某种特定的关系原则而非实体 范围内的知性范畴去认识和解释超经验的理念——灵魂、 原则为其解释原则的,或者说辩证法实际上就是理论思维 世界和上帝时,就会陷入种种困境即 “先验幻相”之中。 的关系逻辑。不仅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哲学反思层次 康德把纯粹理性的这种意向及其困境称为 “先验辩证 的深化 ,辩证法的解释原则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试图结 法”(2),也就是纯粹理性的 “自然辩证法”④。这里的 “自 合德国近代辩证法史,从辩证法解释原则层次跃迁的角 然”是指发 自理性本性的、不可避免的倾 向。也就是说, 度,对从康德、黑格尔到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辩证法理论 “先验幻相”是不论人们如何注意和小心,都要 自发地产 形态的演变线索进行一下总体勾勒,以求教于学界。 生出来,并且经过我们揭露之后也不会消失,因为这是由 一 、 康德辩证法:先验幻相的逻辑 人的理性自身的固有原则和结构所必然导致的。正是在这 众所周知,康德把一般 的辩证法称为 “幻相的逻 一 意义上,人们常把康德辩证法称为 “消极辩证法”,认 ①参见拙著 《从实体的逻辑到关系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理解方式的范式转换),载 《学习与探索》,20O6年第 1期。 ②根据俞吾金先生的考证,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中的 “先验辩证论”的德文对应词直译过来应是 “先验辩证 法”,本文采纳了这种看法,把康德著作引文中的 “辩证论”均改译为 “辩证法”。参见俞吾金 从康德到马克 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4页。 ③康德的 “自然辩证法”概念不同于恩格斯的 “自然辩证法”概念,关于二者的具体区分参见俞吾金 《康德:自然 辩证法概念的创制者》一文,载俞吾金 从康德到马克思》,46—59页。 (作者简介]高云涌, 《学习与探索》杂志社副编审,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黑龙江 哈尔滨 15O0ol。 · 12l · 为它只具有消极意义。 格尔辩证法与康德辩证法几乎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和思想 在笔者看来 ,这种 “消极意义”的辩证法的产生其 背景,但黑格尔辩证法却是从改造康德辩证法出发的。 实正是康德的理性概念与其先验主体概念相结合所导致的 虽然黑格尔很早就使用过 “辩证法”这一概念,但 一 个必然后果。 直到 《逻辑学》,黑格尔才明确地将否定的辩证法作为其 一 方面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