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9卷第 1期 计算机应用 V01.29No.1
2009年 1月 JournalofComputerApplications Jan.2009
文章编号 :1001—9081(2009)01—0344—03
网络信息检索个性化服务的研究与设计
顾牡丹,傅秀芬,周辉奎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广州 510075)
(gnlgu@163.com;xffu@gdut.edu.ca)
摘 要:针对 目前网络信息检索个性化服务不够周全的缺点,提 出并实现了一个提高服务质量的信息检索个性
化服务模型。该模型主要通过用户兴趣模型的建立、多维权值排序算法MWRA的优化、自由方式推送用户信息模型
的建立三大模块来实现。最后给出传统信息检索模式与新模式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个性化服务;用户模型;信息检索;兴趣度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志码:A
Research anddesignofInternetinformationretrievalpersonalizedservice
GU Mu.dan.FU Xiu—fen.ZH0U Hui.kui
(SchoolofComputer,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Guangdong510075,China)
Abstract:Sincetheexistinginformationretrievalservicehassomedeficiency,thispaperproposedandimplementedan
improved personalized infomr ation retrievalservice mode1.Thismodelwasachieved mai~y through three modules:the
establishmentofUsersinterestedmodel,theoptimizationofMulti—weightRankingAlgorithm (MWRA),theestablishmentof
userinfomr ationmodelfreelypushingmode.Atlast,thispapergaveouttheexperimentalresultsand analysesaboutthe
traditionalinfomr ationretrievalmodelnadthenewone.
Keywords:personalizedservice;usermodel;infomr ationretrieval;interestingness
个性化信息服务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服务时空
0 引言
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和服务内容的个性化。个性化
网络给用户提供了大量信息资源的同时,也使得用户越 信息服务具有如下特点:1)用户满意是个性化服务的出发点
来越难 以搜索到有用 的信息。 目前大型的搜索引擎如 和归宿;2)主动服务是个性化服务的基本模式。
Google、Baidu、Yahoo等,虽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但难于克服 因此为了满足用户检索网络信息的个性化服务 ,就必须
以下两个缺点:其一 ,任何一个搜索引擎的索引也无法覆盖整 进一步提高网络信息搜索个性化服务。
个网络资源,即其检索是不完全的;其二 ,由于采用简单 的关
键词匹配方法,搜索引擎对一条检索请求可能返回数以千计 2 个性化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的结果,需要用户在此基础上再次筛选 ,增加了用户的上网处 通过建立新一代的网络信息个性化检索系统来实现个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虚拟情景”须有史学的证据意识.pdf
- 《庄子》“言意之辩”的本体论视阈和诠释学维度及其意义.pdf
- 2007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刍议.pdf
- ArcGIS技术在县域退耕还林决策分析中的运用——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pdf
- BIOLAK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pdf
- WSN中基于Stateless Weight的移动代理路由设计.pdf
- 帮助学生抵达“历史现场”的路径——以释“马克思为什么要创立马克思主义”之疑为例.pdf
- 北魏南伐江淮流域的环境与疫病问题初探——以公元450至451年太武帝南伐为例.pdf
- 辩证法理论的形态跃迁:从康德到马克思——一种基于关系逻辑视角的哲学史考察.pdf
- 不同处理方法对几种牧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