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84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4月第 6卷第7期 ChinJM0dDrugAppl,Apr2012,V0】.6,No.7
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老年人眩晕症 的
疗效观察
龚健 稽小琴 蔡伟
【摘要】 目的 观察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老年人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
对照法将90例眩晕症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治疗组采用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20mg加入5%葡萄糖
注射液500ml(有糖尿病患者改用0.9%生理盐水500m1)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氟桂利嗪5mg1次/d,晚
上 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剂 (0.9%氯化钠溶液250ml+复方丹参20Ⅱd)静脉滴注,同时给予
氟桂利嗪5mg,1次/d,晚上 口服。结果 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眩晕起效快,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71.1%,两组有效率 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盐
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老年人眩晕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 盐酸倍他司汀、氟桂利嗪、复方丹参、急性眩晕症。
眩晕症 占老年门诊的81%~91%,是中老年患者中的常 男28例,女 17例 ,平均年龄平均(75.4±7.2)岁。对照组45
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治疗方案较多,疗效差异较大,存在 例,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 (71.5±9.2)岁。所有病例
治疗方案不规范,疗效不确定、复发率高等诸多问题。盐酸 在眩晕症发作期进行治疗。治疗组: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
倍他司汀为双胺氧化酶抑制剂,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 (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出产)20mg加入5%葡萄糖注
微循环,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老年人眩晕症可明 射液500ml(有糖尿病患者改用0.9%生理盐水500m1)静脉
显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增加脑细胞和内耳供血和供氧 ,有效 滴注,静脉滴注时间不少于2h,1次/d。同时给予氟桂利嗪
改善各种病因导致的眩晕症症状。为进一步验证其对老年 5mg10:/a,晚上 口服。疗程 10d。对照组 :给予复方丹参
眩晕症的疗效,我们对9O例驻合肥干休所老年眩晕症患者, 注射剂(0.9%氯化钠溶液250ml+复方丹参20m1)静脉滴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比较了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和 注,同时给予氟桂利嗪5mg1次/d,晚上 口服。疗程 10d。
复方丹参联合氟桂利嗪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其他基础治疗如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治疗不受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来判断疗
1.1 一般资料 2007年2月至2011年9月确诊为眩晕症 效。治愈 :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有
的驻合肥干休所老年患者9O例 ,其 中男 52例,女38例,年 效 :眩晕等其他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无效:治疗一疗程后眩
龄在67~86岁,平均 (76±9)岁。患者均表现为突然感眩 晕等其他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晕、走路不稳,伴恶心、呕吐、出汗为主要症状 ,部分患者有眼 2 结果
颤、耳鸣。所有病例均由解放军105医院神经内科根据 《实 治疗组 :治愈 38例占接受治疗者的84%,其中治疗5~
用神经病学》诊断标准…诊断,并排除脑出血、脑梗死、颅内 7d症状消失者 36例 (80%);有效4例 (8.9%);无效 3例
占位、中耳及内耳感染、帕金森病、低血压等疾病以及药物反 (6.7%);总有效率93.3%。对照组 :治愈26例 占接受治疗
应引起的眩晕。其中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3例,单纯脑 者的57.8%;有效6例 (13.3%);无效 13例 (28.9%);总有
动脉硬化 19例,梅尼埃病7例、神经官能症 1例。 效率71.1%。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1)。
1.2 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治疗组: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血浆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不同检测条件下比较及稳定性研究.pdf
- 血培养及药敏试验后抗菌药选择合理性分析.pdf
- 血清、尿Cystatin 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陈红钟爱民.pdf
- 血清AFP、GPC3、TGF—131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pdf
- 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临床意义.pdf
- 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肾损伤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pdf
- 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pdf
- 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pdf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卒中相关性探讨.pdf
- 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在胃癌筛选中的作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