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4卷 第 3期 湘 潭 大 学 自 然 科 学 学 报 Vo1.34N0.3
2012年 9月 NaturalScienceJournalofXiangtanUniversity Sep.2012
Na2SO3一NaOH体系配 NO2吸收NO实验研究
王 娇, 颜 斌, 张俊丰 , 黄 妍
(湘潭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湖南 湘潭 4l1105)
[摘要] 提出了配an-氧化氮来调整含一氧化氮废气的氧化度 .再 以NazSOa—NaOH混合体系吸收脱除氮氧化物 。实验
表明:吸收剂质量分数对脱硝效率有一定影响,2 NaOH一3 Naz$03体系吸收效果优于 2 NaOH一2 NazS03体系.吸
收率达到78 左右,并且在吸收过程中既存在着碱液吸收,也发生了液相还原反应.
关 键 词:氧化度 ;脱硝 ;碱液吸收 ;氮氧化物
中图分类号:X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00(2012)03—0072—05
ExperimentalStudyon RemovalofNO byNazS03NaoH
SolutinSystem CombinedwithCompoundingNO2
WANGJiao, YANBin。 ZHANGJun—feng , HUANGYah
(DepartmentofEnvironmentalEngineering。XiangtanUniversity.Xiangtan411105China)
[Abstract] TheexperimentputsforwordatechniqueofremovingN( byNazSO3一NaOHsolutionsystem
thatcombinedwithcompoundingquantitativeNO2,whichcouldcontroltherateofNO2/NO .Theresults
show thatsolutionmassfractionhassomeinfluenceonabsorptionrate。2 NaOH一3 Na2SO3solutinsys-
tern hasahigherabsorptionratethan2 NaOH-2 Na2SO3。whichcanreach78%;andacid—baseneutral—
izationandreductionreactionarefoundtOcoexistintheprocessofabsorption.
Keywords: oxidizability;denitrification;alka1ineabsorpti0n;N(
氮氧化物 (NO)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由其引发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损害 日趋严重 ,我国已经把
氮氧化物列人 “十二五”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废气脱硝方法,主要分为湿法和干法.根据我 国经济技术的
现状,湿法脱硝技术 中的碱液吸收法 以其工艺流程和设备简单的优势,在众多的吸收方法 中脱颖而
出[1],逐渐成为治理含 NO废气时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但对氧化度 (NO。/NO)[2有
一 定要求.
在提高 NO 氧化度进而被脱除的众多途径中,氧化吸收法的应用最为广泛.氧化吸收法 即将 NO
部分氧化为NO。,使氧化度达到 0.5~O.8,再吸收治理.该法有望借助湿法脱硫系统在脱硫的同时完成
脱NO (脱硝),但化学试剂氧化NO成本过高难 以承受,催化氧化NO方面,同时抗 SO。和H。O中毒的
催化剂 尚未开发成功 ,都不易实现工业化.虽然近十几年来国外很多湿式烟气脱硝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
展,如KMnO一NaOH体系、NaC1O2一NaOH体系、Fe(Ⅱ)一EDTA吸收剂、Fe(II)一NTA吸收剂及CrO3/
H:SO /H。O水溶液体系等,其共同目标都是氧化NO,进而促进其在液相中的吸收,但只有少量工业装
置运行 ,成本过高 ,难以大面积推广口 ].
基于氧化吸收理念,尝试 向烟气或废气中添加一定量的NO来调节含 NO废气的氧化度 ,再结合
吸收法来脱除NO ,称之为配氮(NO。)脱硝(NO )方法.该法配加的NO直接或间接来源于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