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楼阁类建筑的文学价值.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等建筑教育 2008年第 l7卷第 6期 ]OURNALOFARCHITEC~JRALEDUCATION1NINSTITUTIONSOFHIGHERLEARNING Vo1.17No.62008 51 吉E=j厶r一 楼阁类建筑的文学价值 r=j 口 侯曙芳,李道先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法律与政治系,安徽 合肥 230022) 摘要:亭台楼 阁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其特殊的体式、功能及其与 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独特意境,成为历代 文人登高临远的重要场所,形成了大量诗文,这些作品往往寄寓了游子怀乡、壮士悲歌、文士不遇等情感,许 多名篇对后人产生了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关键词:亭台楼 阁;建筑;登高望远 ;文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Tu一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2909(2008)06-0051-04 建筑与文学分属两个不同范畴,然而,在历史长河中,二者却常常相互渗透 , 相得益彰,为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建筑往往是文学家观 察与描写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展现情节与铺陈故事的空间和背景。在中国的古典 文学作品中,许多诗词、散文的写作都与建筑有关。笔者仅以中国建筑中的亭台楼 阁为例,探讨建筑的特殊体式和功能,及其成为文人抒情载体的深层原因。 一 、 亭台楼阁类建筑为文人抒情搭起平台 亭台楼 阁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尽管有的可供人休息居住 ,但更多的是一 种装饰,一道风景。星移斗转,它们又成了历史遗迹、文化名胜。那些著名的亭 台楼阁往往融历史文化、轶闻故事、自然景物于一体 ,众多文人雅士被其吸引。 他们登高望远,追古探胜,心有所感,形成了大量诗文,这些文学作品往往寄寓了 游子怀乡、思妇怀人、壮士悲歌、文士不遇等情感,而且许多名篇对后人产生了强 大的精神感召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 此类建筑因充当了文学抒情的载体,从而具有特殊的精神意义。下面分别以亭 台楼阁等不同的建筑体式,以及文人雅士登临时有感而发所写成的诗词文章为 例,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交融所产生的抒情价值。 (一)长亭更短 亭,何处是 归程 亭是一种有顶无墙、无 门无窗、空间开敞、内外通透、形制灵巧别致、形象鲜 明飘逸的独立建筑物。它作为一种古老的建筑门类,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 其最初的功能是供人休憩的。至秦汉时,亭又一度被作为维护地方治安的基层 组织 。经过不断发展演变,亭的功能 13渐增多,可用来观瞻、纪念、游宴、迎 饯、待渡、贮水、流殇等,精神文化功能特别突出。这种建筑,因其美丽多姿的轮 廓,以及它独特的文化功能,格外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亲睐。仅宋代文人所写的著 收稿 日期:2008—10—12 . 基金项 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 目(2007JYXM376);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教学研究项 目(2009JX28) 作者简介:侯曙芳 (1965一),女,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律与政治系讲师,主要从事建筑文化及人文素质教 育研究,(E—mail)ldx@aiai.edu.en。 52

文档评论(0)

cvde43ds5f3f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