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9月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Sep.2010
第9卷 第3期 HebeiNormal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Vo1.9No.3
从 “论情境’’到 “情味论
读王文生新作 《中国美学史:情味论的历史发展》有感
潘水萍
(暨南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510632)
摘 要:“情境”、“情味”观在强调中国最具特色的 “诗言志”的文学思想源流的基础上,提倡与总结中国古典
文学的审美趣味倾向和普遍的美感经验,强而有力地突显了中国抒情文学思想脉络的精深体系特点。从 “论
情境”到 “情味论”,正是王文生诠释中国抒情传统文学中“情”、“味”、“境”的写照,更是他揭示潜在的中国文
学独特体系中具有高度思辨的美学思想的隐然贡献。
关键词:王文生;情味论;美学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91(2010)03-0006-06
From “onSituation”to o‘‘nSentiment”
— — rhoughtsofReadingWangWensheng’SNewWorkTheChineseEstheticsHistory:
TheHistoricalDevelopmentofSemiment
Pna Shuiping
(CollegeofLiberalArts,JinanUniversiyt,GuangzhouGuangdong510632,China)
Abstract:Theconceptsof “situation”na d “sentiment”emphasizetl1atonthebasisof山eoriginofliteratureideolo—
yg , “thepoem expressingideal”,.whichisofmost“Chinese”Chinesecharacter,Chineseclassicalliterature’Saes—
thetictasteandgeneralaestheticexperiencesshouldbeadvocatednadconcluded.Ithighlightstheprofoundsystemati—
calcharacteristicsoftheesquenceofChinees ideologyonlyricliterature.Thetrna sferencefrom ‘o‘nsituation’’to ‘o‘n
sentiment”, isexactlyhtereflectionof“emotion”,“taste”,nad “context”intraditionalChineseb晒cliteratureil—
lustratedbyWangWensheng,furthermore,itishteimplicitcontributionrevealedbyhim totheuniquesystem ofpo—
tential Chineseliterature,whichcontainshighdegreeofspeculativeaeshtetichtoughts,
Keywords:Wang Wensheng ;sentimenthteory;eshteticshistory
中国古典传统的抒情文学中 “情境”与 “情 《中国美学史:情味论的历史发展》分为两
味”,分而述之则体现在 “情”、“味”、“境”核心概 卷:上卷溯源至先秦孔子、魏晋南北朝和唐宋元三
念范畴体系的诠释与解读。 《中国美学史:情味 代,并对此一历史嬗变过程中 “情”与 “味”的历史
论的历史发展》是王文生接续 《论情境》后推出的 意蕴问题作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有企业管理岗竞聘笔试题和答案.docx VIP
- 统一身份认证总体方案V1.0.docx VIP
- 平遥保护性规划(同济).ppt VIP
- 微电影广告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pptx VIP
- 2022年中国商业数据智能行业研究报告.pdf VIP
- Unit+3+Sports+and+Fitness+单词记忆导学案4 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试题-第二单元 我们的班级 -部编版(含答案).doc VIP
- 3G101-1图集详解.docx VIP
- 华为手机营销方法论IPMS和GTM高级培训课件(第三部分)glz.pptx VIP
- 2.2.1.2工业机器人气路连接《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与调试运行》.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