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语义网技术的知识服务策略研究*
李静 张剑
(天津商学院图书馆 天津 300134)
(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大连 116029)
[文摘] 针对语义网环境下知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着力于将语义网中的相关技术应用到知识服务的过程中,如,在提供检索服务过程中集成Semantic Markup Inference;建立基于XML的即时信息服务程序;建立基于Ontology的用户档案模型系统等。以优化现有的知识服务过程,基于用户特征提供主动的知识推送服务,提升语义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价值。
[关键词] 语义网 知识服务 本体 用户模型
[分类号] G250
The Research of Knowledge Service Strategy Based on Semantic Web Technology
Li Jing
(Library, Tianjin Commerce University Tianjin 300134)
Zhang Jian
(Management College,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Abstract] This paper aim at the deficiency that exited in knowledge service in semantic web environment, endeavor apply the semantic web technologies during the course of knowledge services, for example: integrated semantic markup inference with information retrieval; built the real-time information services program based on XML; set up ontology-based user modeling etc. optimized the knowledge service process and provide the initiative knowledge push services based on users profile, upgrade the high library knowledge service values in semantic web.
[Keywords] Semantic Web Knowledge Service Ontology User Modeling
随着语义网的不断发展,学科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网络资源的无序剧增,各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知识服务已显示出无法满足当前信息用户“精细、准确和自动化”的信息需求,因此,各高校图书馆开始纷纷根据本校的学科特征及教师的科研项目情况有针对性的提供越来越专业化的知识服务。然而,由于知识服务过程中存在许多的不足导致所提供的知识服务没有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偏离了知识服务的初衷。本文就此探讨了语义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并试图努力将语义网中的相关技术融入到知识服务的过程中来,从而提高语义网环境下知识服务的质量,提高知识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语义网环境下知识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1 知识检索功能不能适应语义网的发展
检索是知识服务过程的关键环节,而当前知识信息的表示方式多为自然语言、图片、声音等方式,相关知识点之间没有太多的关联,且大多数都不是具有语义的,不能够让计算机理解和处理,当前的技术仅支持这样的检索过程,即用户通过一组关键词或一个自然语言文本形式拼写的一个查询式来制定他的信息需求方案。然而,一些开发商总是宣称自然语言查询很有用,但网上的检索式平均只有2.2个字长。尽管一些搜索引擎开发商总是不断的宣传他们的搜索引擎在排序技术方面已经有超过30年的研究经验,很容易理解,并可公共获取,相对来讲,在性能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同,但总的来说,其检索仍是格式化的,其模式只是简单的机械式的关键词匹配检索,匹配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句子的语义问题,提供给用户的仍然是与检索结果相关的文献的有序列表,也没有对列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自然,所提供的知识服务也就不全面、不精确。
1.2 基于HTML页面的知识服务实时性差
当前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知识服务仅仅是依靠本馆馆员作为知识服务的提供者,但由于馆员本身受学科专业、科研能力、服务范围等的限制,不可能提供像用户所要求的那样范围广、研究深、专业化的、即时的知识服务,因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