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792 · CHINESE GENERAINURSING,March,2009Vo1.7No.3C
充分的准备 ,术 中密切观察病情 ,及时发现低血压综合征的先 [3] 黄霓,郑海旅 ,黄文起.剖宫产术不同容量治疗对腰一硬联合麻醉低
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确保病人安全。 血压的预防EJ].福建医药杂志,2005,27(3):12.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王建卿(通讯作者)、胡子丹工作单位 :030013,山西中医学院
[1] 盛卓人 ,况铁 ,李文硕 .临床麻醉学 [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中西 医结合医院 。
社 ,1998:69—236. (收稿 日期 :2009—02—23)
[2] 李仲康 ,邓乃封.妇产科麻醉学 [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文编辑 郭海瑞)
2001:270—273.
31例肺栓塞病人临床分析及护理
李均平
摘要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 31例确诊肺栓塞病人 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栓
子来源、辅助检查。[结果]肺栓塞以呼吸困难、胸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肺增强CT、D一二聚体助于明确诊 断。[结论]本病病死率高,
应加强心理护理和一般 护理 ,做好溶栓治疗和抗凝 治疗 的护理 。
关键词 :肺栓塞 ;临床特 点;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 iC doi:10.3969/j.issn.1674 4748.2009.09.024 文章编号 :1674—4748(2009)3C一0792—02
肺栓塞 (pulmonaryembolism,PE)是 以各种栓子 阻塞肺动 疗 。好转 出院28例 ,死亡 3例 。在 3例死亡病人中有 明确下肢
脉系统为其发病原 因的一组疾病或 临床综合征的总称 。近年来 深静脉血栓 (DVT)病史 2例,合并有其他疾病者 1例。肺栓塞
随着诊 断技术 的发展,发现率 明显增加 。现在人们认为其发病 最常见栓子来 自下肢深静脉血栓 ,因此 ,现在普遍认为肺栓塞实
率逐渐增高,老年肺栓塞发病率达 25 ,病死率也很高,居第 3 际上是下肢静脉系血栓形成 的并发症 。老年病人因骨折而致 的
位 ,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_1’。 肺栓塞伴深静脉血栓脂肪栓塞、恶性肿瘤的瘤栓等在临床上也
1 资料与方法 可见到。肺栓塞受累的肺动脉数 目、栓塞程度 以及是否造成肺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3I例均为我科 2004年一2O07年收 组织坏死 (即肺梗死)决定了临床表现 。心电图改变 :肺栓塞时
住 的病例 ,男 19例 ,女 12例 ;年龄57.5岁±8.4岁;合并恶性肿 心 电图变化 随着栓塞肺动脉管径的大小和累及范 围不 同而不
瘤 2例 ,手术后 3例 ,高脂血症 8例 ,血红蛋 白增多 1例 ,外伤 同。常见 的改变是 QRS电轴右偏 、肺性 P波 、SIQⅢTⅢ型 ,右
(包括骨折)6例 ,下肢静脉 曲张、深静脉血栓 15例 ,无合并其他 胸前导联和 Ⅱ、Ⅲ、aVF导联 T波倒置 ,可有完全性 、不完全性
疾病 5例 。 右束支传 导阻滞 。动态观察心 电图对肺栓塞 的诊断有帮助口]。
2 临床分析 肺栓塞造成 的肺循环障碍若小于 6O ,心 电图可正常。结果表
2。1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及心电图变化 (见表 1、表 2) 明:①虽然气促 /呼吸困难 、胸痛 、呼吸及心跳增快等症状和体征
表 1 病人主要临床表现 在本组病人 中发生率较高,但均为非特异性体征 ,对本病的早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