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明至“五四”文学变动说略
关爱和睾
在晚明至“五四”之间三个多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演进中,
蕴含着许多耐人寻味的理论课题。其中,士阶层个体发展理想
与群体生存意识的盈虚消长,浪漫主义激情与实践理性思潮的
此起彼伏,造就了不同的士林风尚,而不同的士林风尚对与之相
适应的时代文学精神的化育陶铸,在三百年间,构成了数个极富
有对比性的文化过程。本文试图从士林风尚的转换人手,简略
描述晚明至“五四”时期中国文学所经历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
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晚明浪漫激情与尊己
向俗的文学旨趣
晚明是我国旧有的政治、文化结构发生重要变动的历史时
期。随着十六世纪前后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社会分工的不
断发展,沿海新兴工业城镇和地域性商业资本集团的形成,一个
新的社会共同体商人——市民阶层在悄悄崛起。迅速扩大的商
人——市民阶层,有着自己的社会、政治利益,显示出独特的价
*河南大学教授。
308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集二编
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他们不满足于现存的社会等级秩序,充满
着提高自身社会地位的愿望。他们鄙薄腐儒“口不言利”的虚
伪,肯定“私利”的合理性,而不掩饰对各种人生欲望的渴望,并
把它看作是成功的动力。他们热情地呼唤并创造着符合商
人——市民阶层利益和审美趣味的文化与文学。
商人——市民阶层的存在及其意志,构成了社会、文化结构
变动的基础,而阳明后学中的泰州学派,则充任了晚明文化运动
的中坚和推动者。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其后学颜钧、何心
隐、罗汝芳、李贽,将阳明心学中的某些理论命题极致化、世俗
化、平民化,以“愚夫愚妇皆知所以为学”作为传道宗旨,以处于
社会中下层的一般民众作为立教对象,其学术思想中,充满着对
自然人性的肯定,对平等观念的推演,对自我精神的扩张,充满
着与商人——市民阶层思想倾向、价值观念暗合,与旧有社会规
范、道德伦常抵忤的精神因子。
人的自然属性如情感、欲望是与生俱来的。食色声味等自
然属性的满足甚至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的人生
活在群体社会之中,又被赋予一定的社会属性。不可缺少的生
活秩序、伦理道德等社会规范的建立,构成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
展的必要条件。如何调整与缓和二者的对立紧张,使之维持在
一种和谐状态,是历代思想家不可回避的课题。从孔子原始儒
学的“克己复礼”,到宋明理学“天理”世界的建立,无不要求人们
在克制个人情感、欲望的前提下,达到思想的和谐与社会的稳
定。阳明心学体系建立在程朱理学之后,它试图把理学外在的
“天理”内化为“良知”,把社会规范的落实寄托在“心”的纯化之
上,以避免“天理”、“人欲”的外在对立,使人们对社会规范的恪
守成为心理上的自觉要求。“良知”是一个理性与情感的混合
体,左派王学正是从这里出发,走向了有违心学初衷的变异。他
晚明至“五四”文学变动说略 309
们不断扩大情感因素在“良知”中的比重,为久久压抑的自然人
性打开了挣扎而出的通道。阳明后学由王畿到王艮,其“任心之
自然”即可致良知之说,其“百姓日用是道”之说,已露出变化的
端倪。至泰州学派,则将自然人性论发挥到一种极致。他们首
先承认食色声味,穿衣吃饭,讲求私利是人的自然本性,“人之好
财贪色,皆自性也”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②。“夫私者,
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③。进而强调顺应自然人
性即是得道,即是天理:“只是率行而行,纯任自然,便谓之
道。”④‘‘天初生我,只是赤子。赤子之心,浑然天理。”⑤
肯定自然人性,讲求率性而行,凭借“良知”,争得与圣人、权
贵同样的政治参与、知书论学的权利,泰州学派的立说同时蕴含
着强烈的社会平等的要求。他们认为:人不论老幼、贵贱、贤
愚,都有受教育的权力,业不论士农工商,致一之道与侯王同等,
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不必时时取
足仰仗于圣人。
承认自然人性存在的合理性,承认人类天生平等,承认每个
人在政治、思想,学术、教育各个方面都具有相等的社会权利,抹
去涂在封建等级制度与思想权威之上的神圣光圈,追求人性的
自在发展,人格的独立平等,遂使泰州学派的学说具有了人文主
义和思想革命的光彩,由恢恢天理的网络走向人性意识的苏醒,
以社会平等的口号向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_T 26949.1-2020工业车辆 稳定性验证 第 1 部分 总则.docx VIP
- 皮肤科临床诊疗规范2020版.pdf VIP
- 医用耗材培训、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高清版)B-T 26949.4-2022 工业车辆 稳定性验证 第4部分:托盘堆垛车、双层堆垛车和操作者位置起升高度不大于1 200 mm的拣选车.pdf VIP
- 2024年6月青少年软件编程图形化等级考试试卷三级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医院病例:(鼓楼临床医学院(内分泌科—1型糖尿病)——病例.doc
- 足部保健按摩.ppt VIP
- 初化学空气与氧气知识点复习.doc VIP
- 斜视课件(ppt文档).pptx VIP
- 供货、安装、调试、验收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