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乐论中的琴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姜夔乐论中的琴乐 [日]村越贵代关 南宋词人姜夔(11557—12227),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对音乐有很深 的修养,除了自度曲词以外,他写过《大乐议》;除对雅乐进行研究外,还有 《圣宋铙歌鼓吹曲》等作品。 姜夔的《徵招》《角招》两首词使后人知道他对北宋徽宗时代的新乐《大 晟乐》的理论有很深的理解。南渡以后,由于传承正统的意识,姜夔坚持宫 调为主调,把徽宗时代的微调式和角调式的曲子改变为“黄钟(均)下徵调” 和“黄钟(均)清角调”的曲子,①这是从晋代苟勖笛律中受到了启发。他在 《徵招》词序里又说“再三推寻唐谱并琴弦法而得其意”。他在《大乐议》讨 论雅乐的时候也说过“八音之中,琴瑟尤难”,特意说到琴瑟的调弦。 琴在隋唐燕乐里只用于清商乐。而且,所谓汉代以来古乐的清商乐,到 唐代武则天时还流传几十曲,可后来因玄宗不爱琴曲,从开元以后很快地衰 退,琴曲主要在民间流传。反之,宋代的历代皇帝都很热心改革雅乐,琴也 作为八音之一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制定大晟乐的时候,制造了一弦琴、三弦 琴、五弦琴、七弦琴、九弦琴。② 那么,在姜夔雅乐和词乐的著作中,琴乐有多大影响?对于姜夔《白石 道人歌曲》的结构,夏承焘先生曾经说过,“圣宋铙歌鼓吹曲与越九歌皆非 词体,白石以为词集压卷,其意殆欲推尊词体以上承古乐府,宋人编集,未有 此例”③。宋代在雅乐上重新认识到琴的重要作用,姜夔大概是由于重视琴 而想把词和古乐府相联系的。 ①见《姜夔(徵招)(角招)词考》,载《东方学》第90辑,东方学会,1995年,第77—90页。修 改以后,收于《北宋末的词与雅乐》,庆应义塾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章第2节。 ②见拙稿《南宋时代的词学和古琴的关系》,载《庆应义塾大学日吉纪要人文科学》第19号, 2004年,第79一132页。 ③见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7页。《越九歌》因版本 不同而列在不同的位置。陶宗仪钞本和它的系列(张奕枢本、江炳炎钞本、以江本为底本的《疆村 丛书》本)卷一列《圣宋铙歌鼓吹曲》14首和《琴曲》1首,卷二收《越九歌》lO首。陆钟辉本(《四部 丛刊》本)改变卷数,卷一列《圣宋铙歌鼓吹曲》14首、《越九歌》10首、《琴曲》1首。 ·459· 为深入研究这个问题,我近几年写过一些论文。①最近赵晓岚先生的 《姜夔与南宋文化》②、日本松尾肇子先生的《姜夔的乐论和南宋末的词 乐》③,都很详细地讨论了姜夔的乐论、姜夔和琴学等问题。我写此文是想 梳理一下琴乐在姜夔乐论中的影响,因此文中先探讨姜夔和琴及其他乐器 的关系,然后按照《白石道人歌曲》的次序来分析有关琴的作品。 一、姜夔使用的伴奏乐器——箫和琴 对于姜夔的词和音乐的关系,杨荫浏、阴法鲁先生合著的《宋姜白石创 作歌曲研究》有很详细的论述。两位先生说,宋沈义父《乐府指迷》提到“按 箫填谱”的作曲方法。姜夔正是能“按箫填谱”的人,他自己不会吹管(即姜 夔所谓“哑藉栗角”),但请田正德吹,却觉得“其韵极美”。箫代表着“雅 乐”的标准音高,其最低音“合”为d1,管代表着教坊乐的标准音高,其最低 音“合”平均音高在f1左右。④ 箫见于《过垂虹》诗:“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角招》词 序:“予每自度曲,吟洞箫,商卿辄歌而和之。”管见于《凄凉犯》词序:“予归 行都,以此曲示国工田正德,使以哑疳栗吹之,其韵极美。”《圣宋铙歌鼓吹 曲》结尾又谓:“乞诏有司取臣之诗,协其清浊,被之箫管,俾声畅辞达,感藏 人心,永年宋德,无有纪极,海内称幸。” 姜夔的《齐天乐》词里有“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的句子,可见有时用 琴伴奏。《齐天乐》词序说:“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 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张铉(字功父)是 张炎的祖父,跟琴师有交流。⑨ 但是,在朋友聚会中作词,当场唱其作品的时候,好像多用箫笛类乐器。 姜夔的下一代词人张炎(1248—13217),参加过西湖吟社的活动。西湖吟 ①前揭《南宋时代的词学和古琴的关系》以外,还有《姜夔(凄凉犯)的犯调理论和实践》,载 《御茶之水女子大学中国文学会报》第20号,2001年,第90一104页。《再论燕乐二十八调(燕桑二 十八调再考)》,载《御茶之水女子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