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的最新发展与动态 学生姓名:丁 龙
学 号:1104010526
年级专业:二○一一级建筑工程管理
指导老师:邹 振
系 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湖南·长沙
二0一四年三月
目 录
摘要 …………………………………………………………………………………3
1 前言 ………………………………………………………………………………3
2 混凝土外加剂发展历史 …………………………………………………………3
2.1 意义 ………………………………………………………………………………………4
2.2 我国外加剂行业的现状 …………………………………………………………………5
2.3水泥与混凝土的发展趋势………9
2.4混凝土减水剂的发展趋势……………………………………………………13
3.1 人为因素的影响 ………………………………………………………………………14
3.2材料因素的影响 …………………………………………………………………………14
3.3 方法因素的影响 …………………………………………………………………………15
3.4 环境因素的影响 …………………………………………………………………………15
3.5 安全因素的影响 …………………………………………………………………………15
3.6采用落后淘汰的施工工艺 ………………………………………………………………16
3.7施工单位采用不成熟的施工技术 ………………………………………………………16
3.8采用过期的建筑材料 ……………………………………………………………………16
4 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17
4.1建设单位严格加强工程材料管理制度 …………………………………………………17
4.2 严格落实施工技术的标准化 ……………………………………………………………18
5 结束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19
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的最新发展与动态
作 者:丁 龙
指导老师: 邹 振
(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11级建筑工程管理,长沙 410128)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结构工程的快速发展,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成为保证土建结构工程质量最重要的基础指标。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土建结构工程运用研究的新技术理论,并且结合结构耐久性方面的研究,提高土建结构设计的安全水准、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使工程结构的性和耐久性,更好的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改善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许多性能,促进了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在胶凝材料系统中的应用,还有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二十世纪后研制成萘系和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后,混凝土外加剂进入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时代。我国外加剂的起步较国外稍晚,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木质素磺酸盐和引气剂的研究和应用,到七十年代以后,外加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采取得许多重大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基础建设保持高速增长,铁路、公路、机场、煤矿、市政工程、核电站、大坝等工程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1、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首选提出高性能混凝土(HPC)概念,是新型超塑化剂与混凝土材料科学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2、1824年英I.Aspdin获得波特兰水泥专利,水泥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1962年日本服部健一首先将萘磺酸甲醛缩合物(n≈10)用于混凝土分散剂,1964年日本花王石碱公司作为产品销售。
4、1963年联邦德国研制面功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同时出现了多环芳烃磺酸盐甲醛缩合的。
5、1966年日本首先应用高强混凝土,开始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桩柱。
6、1971~1973年,德国首选将超塑化剂研制成功流态混凝土,混凝土垂直泵送高度达到310m。
7、目前的发展方向是HPC及使用复合超塑化剂(CSP)的研究,实现HPC配合比全计算法设计和CSP配方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混凝土外加剂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外加剂的添加对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外加剂的选用、添加方法及适应性将严重影响其发展。2008年1月~3月,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混凝土外加剂分会组织分布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