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深化技术选择与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docVIP

资本深化技术选择与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本深化、技术选择与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 刘维臻 黄健柏 江飞涛 殷智远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中国的工业化模式在改革转型期出现了新的趋势和特点,工业部门的资本深化导致重化工业化,技术选择偏向资本技术密集和劳动替代的发展路径。本文从生产函数的技术特性入手,构造工业技术强度和技术进步偏向两个指标来衡量技术变动,运用协整、格朗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方法全面分析1978-2005年工业技术进步、技术选择和资本深化水平的动态关系和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工业发展在战略、产业和技术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深化 技术选择 工业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偏向 技术强度 中图分类号F424.6 文献标识码 A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Capital Deepening, Technical Choice and Technical Progress of Chinese Industry Abstract: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mode has occurred to some new trends and characters during economic transition period, capital deepenning lead to industrial heavilization and chemicalization, technical choice of Chinese industry always take the path of capital biased or labor-saving biased.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technical character of production function theory, first constructs two indexes which include technical progress intensity and bias to measure the technical progress, then uses Cointegrating metho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Generalized Impulse Response to analyse dynamic linkages and influence mechanism among technical progress, technical choice and capital deepenning from 1978 to 2005,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we propose three advices on china’s industry development, including prospects of strategy,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restructure . Keywords: Capital Deepening; Technical Choice; Technical Progress of Chinese Industry; Technical Progress Bias; Technical Progress intensity.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技术进步模式在发生变化,技术选择偏差对经济增长率的抑制或减缓作用以及技术进步的不稳定性导致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Jefferson,2003[8]),我国不少学者也开始关注中国的资本深化情况,并对工业部门的资本深化进行了评估,最新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有工业重化化趋势(李治国,2003;张军,2002[9];朱钟棣、李小平,2005[10];陈勇、李小平,2006[11];蔡昉,2005)。(2)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的相关研究。资本深化可以为技术进步所推动(Fare R ,1992[12];Fare R Foley,2001),Funk和Straus(2000)对美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表明,在长期技术进步是资本深化单向格朗杰原因,张军(2002)、李小平等(2005)认为资本深化(形成)导致了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减缓,陈勇、唐朱昌(2006)[13]的结论则认为资本深化对技术进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上述文献表明,关于资本深化与技术进步关系的统计检验结果每一种情况都可能发生,而且具有实际意义。(3)资本深化与“适宜”技术选择。适宜技术最早由Atkinson and Stiglitz(1969)首次提出,根据林毅夫、刘明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专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