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现在水华现象已经是世界性的水污染公害,它既是水污染的突出表现,同时
它又进一步加剧了水体污染。本文对富营养化水体中引起藻类水华的各种成因进
行了系统地全面地分析和探讨,主要内容包括藻类水华形成机理的理论探讨、营
养元素、气候条件、水体物理学特性和生物因素与水华的关系等共五个方面。并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大部分水体中较普遍发生水华的三种蓝藻:铜绿微囊藻、螺旋
鱼腥藻和水华束丝藻的生长特性及其与N、P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为解释水华现
象中优势藻种群演替提供了实验依据。
三种藻生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水华束丝藻具有最高的最大生物量和比生长
速率,但适应能力较弱,不易在铜绿微囊藻和螺旋鱼腥藻大量存在的水体中形成
水华;螺旋鱼腥藻适应能力较强,最大生物量和比生长速率也较高,宜在短期内
爆发水华;铜绿微囊藻适应能力最强,虽然最大生物量和比生长速率均最低,但
随着生物量的逐渐积累,最终会成为优势种而发生水华。
N、P含量变化实验说明,三种藻均向水体中分泌或释放大量含氮化学物质,
水体中N含量时高时低,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培养液中P含量呈极显著的直线
下降趋势,下降速度最快的是螺旋鱼腥藻,最慢的是铜绿微囊藻。进一步分析表
明,铜绿微囊藻、螺旋鱼腥藻和水华束丝藻吸收的N、P比分别为12.11,14.79,
12.46。推测其为各自生长的最适N、P比。
通过对优势种演替和P含量变化关系的考察,发现,P含量高时,螺旋鱼腥
藻生长繁殖十分迅速,并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P含量低时,螺旋鱼腥藻生长
受限制,铜绿微囊藻爆发性生长并最终成为优势种。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螺旋鱼腥藻水华束丝藻最大生物量生长特性氮、磷
比
ABSTRACT
The hasbeen asoneoftheenvironrnentalhazards
water-bloomrecognized
the indicationofwater furtherintensifiesthe
worldwide.As
significant pollution,it
bodies.Thisthesis and the
ofwater discussed
pollution systematicallyanalyzed
variouscausesof in the
algal—bloomeutrophicaqueousenvironment,including
mechanismof betweenwaterbloomandnutrition
algal—bloom,therelationship
elements,weatherconditions,water factors.Onthe
phy’sicalcharacteristics,biological
basisofthe above,the characteristicsofthree
analysis growing commonly
of and
representedblue—greenalgaeMicrocystisaeruginosa,Anabaenaspiroides
in bloomandtheir tothe
Aphanizomenoflos-aquaecyanobacteria respons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