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 文 摘 要
前 官
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长期相互作用的正常细胞
恶性 化的过程,包含了一系列不同的基因异常和突变,主要可以
概括为原基‘因的,活以及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两个方面。)
软骨肉瘤是发生在软骨细胞的骨恶性肿瘤。在软骨肉瘤内可
有内生软骨骨化,但决无真正的肿瘤骨样组织。软骨肉瘤的发病
男性大于女性,常在30一5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0一45岁,软骨
肉瘤在儿童中发病较少,如发病则临床症状发展特别快。软骨肉
瘤一般发病缓慢,症状存在的时间平均为1一2年。检查可发现一
个有压痛的包块,关节活动受限,肿块局部可有局部发热。目前在
软骨肉瘤的诊治上尚缺乏有效的指标支持。
、健在一系列的肿瘤抑制基因中,p53基因是较早受到人们重视、
也是研究得最为广泛、最为系统的肿瘤抑制基因之一。1997年后
人们陆续发现了p53基因家族的两个新成员p73和p63。这两种
蛋白与户3具有同源片段,他们过度表达能激活户3相关基因
p21,Bax等并诱发细胞凋亡。这两种蛋白与p53也有区别,例如
p63,p73在C端具有转录活性,可形成多个异构体,其产物与特定
组织类型相关,在人类肿瘤中突变较少见。此外,价3不能被DNA
损伤所激活。p63,p73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和
地位目前尚无定论,推测可能是候选的肿瘤抑制基因。
实 验 材 料
本试验所用的标本均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石蜡切片
(1992一1999),厚度为5响,经HE染色和组织学观察确定。其中
软骨肉瘤27例,骨软骨瘤20例作为对照组。本实验所用试剂中
p63,p73单克隆抗体购自美国SantaCruz公司,S-P,10%山羊血
清和生物素标记二抗购自美国为med公司。
实 验 方 法
本研究应用敏感而特异的免疫组化S一P法,对27例软骨肉
瘤,p63和p73蛋白分别进行检测,与20例骨软骨瘤进行对照,探
讨p63,p73在软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诊断价值。
实 验 结 果
p63在27例软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74.07%,20例骨软骨
瘤中表达阳性率为30.00%。软骨肉瘤与骨软骨瘤相比存在显著
差异。p73在27例骨肉瘤中表达阳性率为77.78%,20例骨软骨
瘤中表达阳性率为30.00%。软骨肉瘤组与骨软骨瘤组相比,二
者具有显著差异。
讨 论
普通的软骨肉瘤的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其比例为3:2,发病
年龄组较宽,通常在30-5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0-45岁。而周
缘性软骨肉瘤发病年龄稍年轻一些,软骨肉瘤在儿童中发病较少,
如在这一年龄组发病则临床症状发展特别快。软骨肉瘤一般发病
级慢,症状存在的时间平均为1-2年。检查可发现一个有压痛的
包块,关节可活动受限,肿块局部可有局部发热。软骨肉瘤多数瘤
体较大,一般肿瘤的最大径均超过4cm,大的可达20余。m。有报
告称有50%的软骨肉瘤最大超过locm。大多数体积较大的肿瘤
·2 ·
发生在扁平骨或不规则骨上,特别是铭骨、肋骨和肩押骨。在这些
部位常常是肿瘤长到很大时才产生临床症状。
作为目前最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在被发现以来不太长的时
间里,p53基因已经带给人们许多惊喜。p63,价3基因的发现是
户3研究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们与户3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可与经典沪3DNA结合位点结合,在过度表达时也可激活户3相
关基因。但他们与p53仍存在区别,例如二者在C端具有转录活
性,可形成多个异构体,其产物与组织类型相关,从目前资料显示,
二者在肿瘤中突变少见。另外价3不能被DNA损伤所诱导,病毒
癌蛋白与p73的作用也未见报道。p73和p63的研究刚刚开始,
目前倾向认为夕3和两3可能是候选的肿瘤抑制基因。本研究中
p63,夕3在软骨肉瘤中的表达与骨软骨瘤相比差异显著,说明
两3,价3在软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对比p63和p73在
软骨肉瘤、骨软骨瘤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推测两者在肿瘤发生、
发展中作用相似,p63,p7,可能具有肿瘤抑制基因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内经》肝痹与消渴病关系的初步探讨——消渴病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研究.pdf
-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及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pdf
- 8岁、10岁男儿童体成分与唾液性激素水平关系的两年观察.pdf
- 32P磷酸铬胶体对荷Lewis肺癌C57小鼠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pdf
- 35例肝硬化病人糖代谢紊乱的临床分析.pdf
- 39例呼吸机关肺炎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pdf
- 50nmSiO2对牙科陶瓷材料机械强度影响的实验研究.pdf
- 70岁以上老年人胸外科疾病的围手术期治疗情况分析.pdf
- 78例直肠癌临床治疗体会.pdf
- 94例皮肤病住院死亡病例分析.pdf
- p73和p53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pdf
- PCNA、Ki67、p53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放射敏感性的相互关系.pdf
- PCR法鉴定变形链球菌与远缘链球菌的研究.pdf
- Pgp、GSTπ、ToPoⅡ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pdf
- Pgp、GSTπ和TopoⅡ在卵巢上皮肿瘤中的表达与意义.pdf
- PMA和膜流动性对脊髓神经元中线状溶酶体影响的实验研究.pdf
- PRL对大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和IL2产生的影响.pdf
- RGP在圆锥角膜视力矫正应用中的临床研究.pdf
- RKCα和PKCδ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中的差异性表达.pdf
- SE后GDNF、GDNFRα和Ret在大鼠顶叶皮质和海马的表达.pdf
本人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10年,做过实验室QC,仪器公司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擅长解答实验室仪器问题,现为一家制药企业仪器管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