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粉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150例临床观察.DOCVIP

超微粉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150例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超微粉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150例临床观察 ?????????????????? 作者:杨一丁,王岩,高文勇,张伟 【关键词】? 超微粉中药;乳腺增生病;外敷治疗;中药口服 ??? [摘要]? 目的? 用超微粉中药制备成外用药贴,临床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病,观察疗效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3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全部为女性。按照乳腺病的疗效评价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治疗组(外用)总有效率94%,明显优于对照组(口服中药)总有效率8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中医外治法是治疗本病的较佳方法。 ??? [关键词]? 超微粉中药;乳腺增生病;外敷治疗;中药口服 ??? 乳腺增生病是现代医学名称,属于中医学“乳癖”的范畴。众多研究证明,乳腺增生病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内分泌功能紊乱,在女性月经周期雌激素增高,孕激素相对或绝对不足,黄体期缩短,使乳腺腺泡、导管上皮细胞及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而致生理性复旧不全。病理上表现为增殖细胞数量增多,形态变异,排列紊乱,既非炎症亦非肿瘤的一种乳腺疾病。中医治疗本病较为擅长,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利用中药超微粉碎加工技术制成药贴外敷患处,加TDP照射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30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治疗组15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8~49岁;病程2~13年,平均6年2个月;部位:一侧乳房患病36例,双侧乳房患病114例。对照组15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29~50岁;平均40岁;病程2~12年,平均6年5个月;部位:一侧乳房患病40例,双侧乳房患病110例。全部病例均按随机分法分为中药外敷组和口服中药组,年龄及病程长短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 1.2? 诊断依据?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制定。(1)多数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肿块,扪之有豆粒大小韧硬结节,可有触痛。(2)肿块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不粘连。乳房可有胀痛,每随喜怒而消长,常在月经前加重,月经后缓解。(3)本病多见于20~40岁妇女。(4)钼靶X线乳房摄片、冷光源强光照射、液晶热图像等检查有助诊断。必要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 1.3? 诊断参考标准(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1)症状与体征:①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连续3个月或间断疼痛3~6个月不缓解;②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可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患者乳头可有溢液或瘙痒。(2)排除标准:排除初潮前小儿乳房发育症、男性乳房发育症以及乳房良恶性肿瘤。(3)辅助检查:钼靶X线乳房摄片、B超、近红外线扫描、乳腺纤维导管镜、穿刺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 ??? 1.4? 诊断标准? (1)符合上述“症状与体征”中1项,不符合“排除标准”者;(2)乳房摄片符合乳腺囊性增生病者;(3)经超声波检查符合乳腺囊性增生病者;(4)经细针穿刺组织细胞学检查为囊性增生病者;(5)中医辨证属于气血凝滞者。 ??? 1.5? 治疗方法 ??? 1.5.1? 治疗组? (1)中药组成及工艺如下。中药组成: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沉香、白芷、三棱、莪术、冰片、皂刺、穿山甲(由本院制剂室提供)。工艺:①将原料药净选后粉碎成超微细粉;取超微细粉100 g,加入75%酒精50 ml拌匀,密闭放置12 h以上备用。②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50g加到400 ml冷蒸馏水中,搅拌后放置12 h,制成透明黏稠凝胶液;低温放置备用。③将尼乙酯4 g、尼丙酯4g溶于热蒸馏水200 ml中,放冷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K-30)50 g,搅匀后水浴加热使其溶胀,制成透明凝胶液;低温放置备用。④将聚乙烯醇17-88(PVA17-88)40 g、药用甘油40 g、土温-80 20 g,混合搅匀后,再加入蒸馏水400 ml搅匀,放置12 h后水浴加热使PVA17-88溶胀,制成凝胶液;低温放置备用。⑤将以上4步制成的备用制品倾入同一容器内,搅拌均匀后涂铺成0.2 mm厚薄的均匀薄层,低温烘干,裁成50 mm×50 mm大小的方形片。⑥将制备好的方形膜片放到均匀涂有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细密无纺布(背衬膜)上,再盖上复合塑料保护膜,并与涂有压敏胶背衬膜压紧粘牢,封于塑料袋内即成。(2)患者仰卧,将上述中药贴敷于乳房患处,再以TDP灯照射30~40min取下药贴,擦

文档评论(0)

fengyu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