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山杂纂》及历代续仿之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义山杂纂》及历代续仿之作   《义山杂纂》又常常简称《杂纂》,两者既是一回事儿又不是一回事儿。《义山杂纂》专指由唐代诗人李商隐分类辑录歇后语等俗语的专书。《杂纂》可作为其简称,但更主要是指发端于《义山杂纂》并包括其在内的历代续仿之作,例如唐代的《敦煌写本杂钞》(佚名),宋代的《杂纂续》(王君玉)、《杂纂二续》(苏轼),明代的《杂纂三续》(黄允交)、《风俗粲》(徐树丕)、《西湖渔隐杂纂》(西湖渔隐主人),清代的《杂纂新续》(韦光黻)、《广杂纂》(顾禄)、《纂得确》(石成金)、《金园杂纂》(方绚)等等,再加上未冠以“杂纂”名义的同类专辑,就笔者所发现并认定者,已经多达30余种。   《杂纂》性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小说”一词最初是指浅薄琐屑的言论,如《庄子·外物》篇中的“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便是。《汉书·艺文志》将“小说”列于“九流”之末。尔后,凡丛杂著作多冠之以“小说”,这种“小说”同今天我们所说的以演绎故事为本的小说绝然不同。明代胡应麟曾将“小说”分作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六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将之分作叙述杂事、记录异闻、缀辑琐语三派。又因之多取丛谈、杂俎、琐言、纂、编、论、话、语、说等笔记之体,故亦为之“笔记小说”。今人刘叶秋先生认为,笔记的特点,以内容论主要在于“杂”:不拘类别,有闻即录;以形势论,主要在于“散”:长长短短,记叙随宜。他将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又大致分为小说故事、历史琐闻和考据辨证三类(《历代笔记概述》)。在古代有关文献中,《杂纂》多作为“小说”予以著录。鲁迅先生将它列为“杂俎”,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进行过论述。   从文学史视点去看,《杂纂》文体的语言风格犹如格言语录,简短、精警、幽默而寓意非浅,是一种具有幽默讽诫功能的笔记小品。南宋陈振孙评之:“俚俗常谈鄙事,可资戏笑,以类相从。今世所称‘杀风景’,盖出于此。”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引巽严李氏语称:“用诸酒杯流行之际,可谓善谑。其言虽不雅驯,然所诃诮多中俗病。闻者或足以为戒,不但为笑也。”晚清宋泽元亦云:“《义山杂纂》一书泐于《唐人说荟》,家弦而户诵矣。惟王、苏二家续纂,世所帘觏。予爱其独能熟谙世味,曲绘人情,如鉴取形,如水照影,使读者粲然笑,憬然悟。可以资谈柄,可以助格言,可以作当头棒喝。岂不戛戛乎文章家滑稽之雄也哉!”至现代,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道:“书皆集俚俗常谈鄙事,以类相从,虽止于琐缀,而颇亦穿世务之幽隐,盖不特聊资笑噱而已。”试看《义山杂纂》中几例:   必不来:穷措大唤妓女;醉客逃席;把棒唤狗;客作偷物请假;追王侯家人。   羞不出:新妇失礼;师姑怀孕;初落解;相扑人面肿;奴婢偷物败;犯奸;富人乍贫;重孝醉酒;子女豆瘢;处子犯物议。   不相称:先生不甚识字;贫斥使人;穷波斯;不解饮弟子;瘦人相扑;社长乘凉轿;瘦杂职;病医人;老翁入娼家;屠家念经;肥大新妇。   不得已:忍病吃酒;掩意打儿女;大暑赴会;汗流行礼;为妻打骂爱宠;忍痛灼灸;为人题疏头;穷寺院待过客;被势位牵率;冒暑迎谒;老乞休致。   迟滞:老长官上任;佐官勾追人;谒致仕官;新媳妇见客;休官后出入;穷汉醵率;老剩员传语;贫家作会;孕妇行步。   失本体:不学发谴书题,失子弟体;吊孝不哀,失凶礼体;不收拾碗器家事,口中喃喃失老婢体;送客不出门厅、不安排椅榻,失主人体;不阐腰、不自持刀砧,失厨子体;不点检学生作课、不念书,失先生体;不口打口骂,失节级体;早晚不礼拜念佛,失僧尼体;仆子着鞋袜衣裳宽长,失仆子体;不听呼唤、不会传语,失院子体;逃席后不传语谢主人,失宾客体;唱小喏、行步迟缓,失武官体。   杀风景:松下喝道;看花泪下;苔上铺席;斫却垂杨;花下晒裈;游春中载;石笋系马;月下把火;不行将军;背山起高楼;果园种菜;花架下养鸡鸭;妓筵说俗事;清泉濯足;烧琴煮鹤;对花啜茶。   再如宋代王君玉《杂纂续》的《不济事》:   将女嫁内官;仕赌掷浑花;   饭后请吃茶;持斋日作客;打杀人后戒酒;   无钱断赌;大斧伤人手摩挲;临死许修善;   断案了赦到;船行借得鞍马;酒尽伶人来;   临老了及第;落解后,试官道好程试;   临渴拙井;江心补漏。   《义山杂纂》及历代续仿之作作为幽默讽诫性笔记小品,在小品这种文学样式空前发达的明清时期得到特别的强化。例如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的《十可笑》,许次纾的《茶疏》,陈继儒的《书画金汤》,田艺蘅的《醉乡律令》,袁宏道的《瓶史》,程羽文的《清闲供》,屠本畯的《文字引》,黎遂球的《花底拾遗》,张潮的《补花底拾遗》,陈皋谟的《半庵笑政》等等,均属此类。   《杂纂》作者   《义山杂纂》,一作《李义山杂纂》,或经题为《杂纂》,是此后历代《杂纂》的滥觞之作。《新唐书·艺文志》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