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模式进入太空产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硅谷模式进入太空产业   硅谷需要新的神话,否则它也担心,在互联网概念已经屡见不鲜的时代,自己会后继乏力。尽管硅谷的信息产业试图向医疗数据、卫星数据等领域延展,但是良禽择木而栖,精密制造、航天制造、医疗等高科技产业,往往依附于美国国家实验室和军事基地,例如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和得克萨斯州等,而非风投资本扎堆的硅谷。   硅谷终于等来了新的神话。在互联网宠儿马斯克(Elon Musk)的火箭发射公司SpaceX宣布火星殖民计划,并积极筹备上市后,互联网巨擘Google,于6月10日以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卫星制造的初创型企业Skybox Imaging。而消息人士亦透露,苹果正在密会另一家卫星创业公司Planet Labs,且佳期在即。   这些原本只是使用卫星图片、卫星定位和卫星通讯的硅谷公司,早已完成自身在消费市场的渠道铺设和资本积累,开始从下游往上游,整合信息产业链,进而丰富自己的生态圈。   这让依托于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的科罗拉多州,有些不安。因为,包括洛克希德?马丁与波音合资的联合发射联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和卫星公司DigitalGlobe(NYSE:DGI)在内,该州传统的太空产业公司都靠政府订单奶大,创业团队则是由政府资助的科研机构转制出来。然而,硅谷的玩法则完全不同。   “他们几个人,凑在一起,就成立一个卫星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传统卫星公司高管对《财经》记者说,“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前景做出来就卖掉公司。” 商业进程势如破竹   在太空,大小和重量意味着一切,因为它们制约着卫星技术和发射成本。这也无怪乎刘慈欣在科幻小说《三体》里,仅仅是把云天明的大脑送去三体文明。现实中,航天工程师也同样追求着小而精。   “为什么一颗卫星的成本,就能赶上三架波音747喷气式飞机?难道我们就不能把卫星设计得更小更简单一点(发射更多),从而获得更多即时的图片吗?”Skybox Imaging的副总裁、创始人之一的Dan Berkenstock,在Ted演讲中,如是说。   几年前,这位仰慕硅谷创业文化的芝加哥工程师,跑到斯坦福大学攻读航空航天博士,并兼修一门创业课程。学生时代的他,曾参与到NASA位于硅谷的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超级计算机项目组,并且在美国能源部位于加州的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用数据分析寻找潜在的核技术走私者。   虽然这些经历都很光鲜,但是最终给Dan Berkenstock带来创业灵感的,是他们系的一位老教授所提出的一条全新卫星技术路径。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专业的Bob Twiggs教授和他的同行们,一起提出了小立方卫星(CubeSats)的概念。这种卫星的技术路径,跟传统大卫星截然不同,它的概念机只有面包盒的大小,约10立方厘米、重约1.33公斤,可以搭大卫星的发射便车,从而把发射成本降到其他卫星的1%。   然而,更省钱的是,制造这种卫星的电子元件,甚至都不用通过洛克希德?马丁这样的军工制造企业,而是可以直接从美国的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RadioShack(NYSE:RSH)的门店购买。   “与卫星产业不同,消费电子的市场总量足够大,因此有大量研发资金投入到这个领域,就使得它的产品稳定性显著提高,同时制造价格也大幅降低。”英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总裁斯维汀爵士(Sir Martin Sweeting)对《财经》记者说,“所以我们就开始搭它们的便车,利用消费电子的研发,来做我们自己的产品。”   据宇宙与深空信息机构的披露,小立方卫星的成本在2004年就能做到6.5万至8万美元。低廉的价格,使得全球在2004年,就有40家至50家大学对其进行研发。而这些年来,Bob Twiggs教授则是致力于推动小立方卫星的技术标准化。   “过去几年的欧洲和美国的小立方卫星研发,也不断地遇到失败。因为消费电子产品的设计是面向地球环境,而太空中有严重的辐射,因此会对电子器件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过去这些年一些失败的创新企业,就是因为没有掌握电子器件的甄别能力。”斯维汀爵士对《财经》记者说。   不断平台化的技术标准,让商业进程势如破竹。但时间不等人,得师真传的Dan Berkenstock当机立断选择休学,和他的伙伴们在硅谷的帕罗奥图(Palo Alto),找了一间没有窗户的办公室,从2009年开始创业。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仅在次年,他在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同僚Will Marshall等人,就创立了Planet Labs,同样做小立方卫星。   然而,创业后的Skybox Imaging遇到了一个现实问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