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倕梁代仕履及文学成就考述
【摘要】陆锤生逢齐粱之际,然无论其仕履还是文学创作,均以梁代为主。在“竟陵八友”抑或南朝文学研究中,陆倕很少受学人关注。其文学创作,代表着永明体文学的新发展,体现着齐粱文学的新态势。探究陆倕梁代仕履与文学成就,或可弥补齐梁文学研究的缺憾,或可引起学人对陆倕的关注,对重新审视“竟陵八友”文学集团,都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陆倕;粱代;仕履;文学成就
【作者简介】柏俊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所、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湖北武汉430079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155-06
陆倕是“竟陵八友”的成员之一。是梁代著名的文学家。“(安成康王秀卒)当世高才游王门者,东海王僧孺、吴郡陆倕、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各制其文,古未之有也。”陆倕之文可与裴之野、刘孝绰、王僧孺等文学家并称齐名。可见其文学成就在当时就颇有影响。陆倕的文学才能深受梁武帝父子的赏识,在粱武帝皇帝文学圈中,陆倕与张率等人“以文藻见知,多预宴坐,虽仕进有前后,其赏赐不殊”;陆任多年任职萧统之东宫,与殷芸、王筠、刘孝绰等以文学为昭明太子所赏识。陆倕诗文,《梁书》本传称“文集二十卷,行于世”,《隋书·经籍志》载《梁太常卿陆倕集》十四卷,《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载《陆倕集》二十卷。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有《陆太常集》。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其诗四首,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其文二十一篇。陆倕之生平仕履及文学创作。由于资料缺乏,所论极少。今结合所见之资料,初步进行探究,以引起学人对陆佳的关注。
一、陆倕梁代仕履考
陆倕出身于六朝时期的名门望族——吴郡陆氏。吴郡陆氏肇始于东汉时的尚书令陆闳,到三国东吴时已有“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达到鼎盛。晋宋之时衰落,到梁陈之时一批诸如陆倭、陆琼、陆缮等文学家继出,吴郡陆氏再度中兴。此后虽难以复兴,然人才辈出,载入两《唐书》者就有33人之多,在南朝旧族中颇引人注目。
钱穆先生曾指出:“一个大门第,决非全赖于外在之权势与财力,而能保泰持盈达于数百年之久……当时极重家教门风,孝弟妇德,皆从两汉儒学传来。诗文艺术,皆有卓越之造诣;经史著述,亦粲然可观;品高德洁,堪称中国史上第一、第二流人物者,亦复多有。”钱先生所言极是,吴郡陆氏绵延数百年,主要不在于富贵与权势。而在于儒学与文学持家。不可否认,吴郡陆氏家族中不乏有陆续、陆澄、陆康、陆逊、陆凯、陆晔、陆徽等秉承儒学传统,堪称“陆忠”之评的士人。更为重要的是,吴郡陆氏以文学成就彪炳史册,《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8家76卷,陆机、陆云、陆厥、陆倕等都是以文学成就称名于南朝文坛。
陆倕之梁代仕履,笔者曾在《陆倕生平仕履考》中最早述及,杜永仁《陆倕研究》亦有所涉及,然多从笔者所论,未有创新。近几年来,随着笔者阅读范围之增加,以及一些新材料之发现,陆倕梁代仕履尚有许多重新增补之处,并且对其文学创作有直接关联的是任职东富、朝官,以及出任南兖州。故撰此文以重新探讨之。
(一)东宫官属之任
陆佳与萧衍同为“竟陵八友”成员,在南齐时均为竟陵王萧子良的座上客,很早就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萧衍建梁后。陆倕成为其心腹之人。陆佳人值东宫,既体现了梁武帝对他的信任,也使得陆倕距离政治权力中心更近了些。
《梁书》陆倕本传云:“迁太子中舍人,管东宫书记。……迁太子庶子、国学博士。”此言入值东宫后,曾任太子中舍人和太子中庶子;《南史》本传仅言太子中舍人。据“太子中舍人陆倕所制《石阙铭》”倕,以及《石阙铭》开头“皇帝御天下之七载也”和《梁书》到洽本传云:“(天监)七年,(到洽)迁太子中舍人,与庶子陆倕对掌东宫管记”的记载,陆倕天监七年(公元508年)任太子中舍人和太子庶子,一年两迁。
《广弘明集》卷三十有陆佳《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诗云:“副君怜世网,广命萃人英。道筵终后说,銮佩出郊垌”,知当时参与的文人众多。《广弘明集》卷三十有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并和)》,同和有诗留存者有陆倕、萧子显、刘孝仪、刘孝绰,其身份有可能是太子东宫的属官。“(普通)三年十一月,始兴王儋薨。……太子意以为疑,命仆刘孝绰议其事。”“仆刘孝绰”则刘孝绰时任太子的属官,时间在普通三年(公元521年)。又“(刘孝绰)迁太府卿、太子仆,复掌东宫管记。时昭明太子好士爱文,孝绰与陈郡殷芸、吴郡陆倕、琅邪王筠、彭城到洽等。同见宾礼。”则普通三年(公元521年),刘孝绰任太子属官时,陆倕也任职东宫,也是太子仆(实为太子中庶子)。
据此,天监七年(公元508年),陆倕任太子中舍人、太子庶子;普通三年(公元521年),任太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