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万比洛夫戏剧中的象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万比洛夫戏剧中的象征   [摘要] 亚历山大?万比洛夫是苏联著名剧作家,生于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主要在当地从事戏剧创作。万比洛夫继承了契诃夫戏剧的传统,在自己的剧作中大量使用象征手法,从而使他的剧作充满了诗意。万比洛夫戏剧中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在细节上的象征、人物上的象征、地域上的象征和语言上的象征四个方面。   [关键词] 万比洛夫;戏剧;象征   [中图分类号]I51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3)05-0150-04   亚历山大?万比洛夫(1937―1972)是苏联著名剧作家,一生共写了七部主要的戏剧:《六月的离别》、《长子》、《打野鸭》、《外省轶事》、《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窗子朝着田野的房子》和《约会》。   万比洛夫的戏剧创作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博采前辈大师之长,同时又善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艺术创作至今仍被称为当代苏联戏剧史上的“万比洛夫之谜”。   在万比洛夫的戏剧中,我们不难看出俄罗斯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果戈理及契诃夫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他们作品的“荒谬”、“情节的平淡”、“过分日常化”并“缺乏戏剧冲突”等方面,同时更体现在他们的艺术理想和创作风格上。“对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知识分子形象的钟爱,对人物精神追求的深刻揭示,对美好人生即社会理想执著而诗意的向往,对戏剧体裁独到的理解与灵活的运用,以及象征、潜流、内心独白、停顿等艺术手法的运用”[1],都使我们看到了万比洛夫与契诃夫一脉相承的关系。契诃夫最显著的艺术特色莫过于象征性,在万比洛夫的戏剧中象征性也是激活全剧的最重要的因素。那么,万比洛夫戏剧中的象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笔者试从细节、人物、地域、语言四个方面论述。   一、细节具有象征性   万比洛夫在自己的戏剧中大量使用象征手法,从而使自己的戏剧具有了丰富而浓郁的抒情性。   《打野鸭》中最具象征意味的是,在该剧的开头,齐洛夫收到了朋友们为他送来的一份出乎意料的礼物――一个花圈,花圈的挽联上写着“献给工作中鞠躬尽瘁而早逝的永志不忘的齐洛夫?维克多?亚历山大洛维奇。朋友们哀献”。这个献给活人的花圈看上去虽然是朋友们荒诞的恶作剧,但实际上也象征着齐洛夫虽生犹死的生存状态,象征着他对自己生活的绝望以及他在精神上的死亡。而该剧的题目《打野鸭》本身更是贯穿全剧的象征。齐洛夫生活中唯一的嗜好就是打野鸭,而且他随时都在为这一嗜好做准备,然而自始至终齐洛夫都没有真正去打野鸭,正如他的妻子加林娜所说,“他就是这样,主要是――准备行装和空谈”。在该剧中,“打野鸭”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而是一种象征,象征着齐洛夫对大自然及美好生活的追求,象征着齐洛夫开始新生活的勇气和对行动的渴望。而每次“打野鸭”行动的落空都象征着他在精神上的麻木和对生活的绝望。在该剧的结尾,窗外天空终于放晴,齐洛夫经过激烈的精神斗争之后,终于从无声的痛苦中清醒过来,他拿起电话筒,用平稳、务实的甚至有点高昂的声调给季玛打电话,他又一次下定决心与朋友们一起去打野鸭了。这次打野鸭真的能成行吗?齐洛夫真的能摆脱自己痛苦的生存状态吗?剧作家并没有给出肯定的回答,而是留给读者一个开放的、意味深长的思考。   此外,《打野鸭》中还有很多其他细节也具有象征性:自始至终都在下的“雨”是阻碍齐洛夫出发打猎的客观原因,同时它也象征着妨碍齐洛夫行动的生活环境,是齐洛夫所在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他的玩世不恭、无生活目的和行动动力的“多余人”的境况;“窗户”象征着齐洛夫与自然界、与真正的自由世界相沟通的桥梁;齐洛夫情人薇拉送的礼物“大丝绒公猫”象征着齐洛夫周围人们的庸俗和可笑;“电话”成为人们说谎的工具;“勿忘侬”咖啡馆里的人们却希望忘掉一切;一方面,“猎枪”和打野鸭时用作引诱物的“木头鸭子”是季玛用来将活鸭子变成死鸭子的工具,另一方面,齐洛夫从未打到过一只活鸭子,因为对于齐洛夫而言,打到几只鸭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打野鸭能给他提供独处的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摆脱生活烦恼的机会。   《去年夏天在丘里木斯克》是万比洛夫的辞世之作,也是万比洛夫戏剧创作的完美之作。在该剧中,最典型的象征是“女主人公瓦莲京娜自始至终专心修理被行人弄坏的栅栏”的行为。在这里“栅栏”成了独特的道德灵魂的“试金石”,瓦莲京娜一直在不停地修理着它,而来来往往的人们却在不停地破坏它。人们都不能理解瓦莲京娜的行为:麦切特金为了进花园居然连拆两块栅栏上的木板,杰尔加切夫心灵受过伤害,他没有看出瓦莲京娜修理栅栏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他把这看成是小姑娘做的怪事,“你还是别指教她吧。不关你的事。小姑娘家喜欢怪头怪脑,那就让她去做怪事吧。现在还年轻呢”。[2]374他的妻子霍罗希赫也对这事不耐烦了,“你又在摆弄花园?你还不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