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转录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的病原体 分HIV-I(全球艾滋病)和HIV-II(非洲)型。 AIDS流行情况 非洲最严重,南亚、东南亚次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的病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形态:球形病毒,80-120nm 分型:HIVI型和II型 抵抗力:很弱,56℃30分钟灭活,对消毒剂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HIV感染者(不能转阴,终身带毒)及AIDS患者(血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 下列情况不传播艾滋病 致病机制: CD4分子是其主要受体 CD4T细胞(TH)为靶细胞,其减少及功能丧失导致免疫功能全面缺损 临床表现 急性感染期:感染2-4W开始,持续2W左右,自行消退,上感症状(发热、咽痛、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 临床潜伏期:6-10年(0.5-13年),一般无症状或AIDS相关综合征(疲劳、体重下降、发热等) 艾滋病相关综合症:已出现多种艾滋病的基本特征,但症状较轻,人体免疫功能尚未完全消失 免疫缺损期:机会感染及恶性肿瘤,不治疗,2年内死亡 三、微生物学检查 (一)检测抗体 1.感染细胞涂片或提取物抗原,检查抗体(ELISA,IFA) 2 Western Blot WB 确证实验(抗p24,gp120的抗体) (二)检测病毒及其组分 1.病毒分离 淋巴细胞或细胞株——CPE融合细胞 2.病毒抗原 ELISA核心蛋白p24 3.病毒核酸 RT-PCR ,敏感度 20~50 copy/ml 四、防治原则 措施 ①宣传教育 同性恋,异性恋,吸毒,血友病 ②输血,血液制品 ③国境检疫 ④监测系统 疫苗?缺乏理想疫苗 1 基因工程疫苗 gp120 gp41 2.合成寡肽和重组疫苗 治疗:鸡尾酒疗法 ①核苷类 AZT,ddc,ddI,拉米夫定 (3TC) ②非核苷类 ③蛋白酶抑制剂 作业题 HIV的致病机理、传播途径? * * 反转录病毒科 RNA肿瘤病毒亚科——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 泡沫病毒亚科——与人类疾病无关 慢病毒亚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南非一艾滋病病人死于肾功能衰竭) 艾滋病的发展史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公布了5例令人震惊的、前所未闻的病例报告 1982年这种新的疾病被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缩写为AIDS,中文译为“艾滋病” 1983年,发现了艾滋病的病原体 1986年 ,世界卫生组织将艾滋病病原体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艺术家们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上空,支持者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 红丝带: 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 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 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223501例。 据估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人群感染率 2007年,全国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 因艾滋病死亡2万人。 0.05%。 万, 结构: 核衣与核心——呈圆锥状 两条相同的正链RNA 有衣壳蛋白和核衣壳蛋白 有逆转录酶,蛋白酶和整合酶 包膜 脂质双层 糖蛋白刺突 gP120 gP41 与细胞受体结合,易发生抗原性漂移(疫苗困难) HIV结构模式图 脂双层膜 gp120 gp41 p24衣壳蛋白 p17内膜蛋白 P7、P9核衣壳蛋白 反转录酶 蛋白酶 整合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GP120 GP41 衣壳 包膜 逆转录酶 RNA 蛋白酶 核酸内切酶 复制 包膜刺突gP120与CD4+细胞受体结合 gP41促进包膜与细胞融合脱壳 释放RNA+ 逆转录酶 RNA+-DNA- RNA水解酶 DNA-—DNA+ 整合酶 小部分复制 整合于细胞染色体中(前病毒) 6-10年潜伏 前病毒活化 转录 RNA多聚酶 RNA 部分 部分 拼接 mRNA 结构蛋白 调解蛋白 加帽加尾 子代RNA 装配 子代病毒 加包膜 出芽释放 艾滋病是怎样传播的? (1)性接触传播 (2)血液传播 a.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b.静脉药瘾者共用HIV污染的注射器 c.共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10年考研英语一真题解析.pdf VIP
- 柔性吊桥计算书程序.xls VIP
- 崔德山-岩土测试技术3-第1篇室内试验-土的理化试验.ppt VIP
- 2025小升初英语基础时态专项训练题及答案.pdf VIP
- 崔德山-岩土测试技术4-第1篇室内试验-土的力学试验.pptx VIP
- 超重和失重 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23~2024学年).docx VIP
- 奥数应用题(和差、和倍、差倍).docx VIP
- (完整版)和差、和倍、差倍问题应用题.doc VIP
- 小学英语 2024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白咸滩区小升初英语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