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确..1拳列2013.07
LAN ZHoU XUE KAN
宋代印纸的概念和流转程序
兼及印纸作为仕宦象征的意义
王 刚
(武汉大学 历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 印纸是宋代考课手段的重要载体。新 出 《武义县南宋徐谓礼文书》提供 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结合传世文献 中的
相关记载,使宋代印纸研究能够得以推进。文章即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传世文献和 出土文书,针对宋代印纸的概念、流
转过程和象征意Y,.5-个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以说明印纸概念、流转程序以及印纸作为仕宦象征物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解释
徐谓礼文书下葬的合理性。
[关键词] 宋代;印纸;徐谓礼文书;流转;象征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13)07—0047—06 [收稿 日期] 2013—04—03
[作者简介]王刚,男,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史。
[基金项 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 目编号:2012112010207)
新材料与新问题是推动史学研究的强大动力。 《武义县南宋徐谓礼文书》面世之后,无疑是宋史学界着
力研读探讨的焦点。④
印纸部分是 《徐谓礼文书》的重头,共计八十则,详细记录了徐谓礼担任差遣、阶官迁转、政绩考课以及
保举推荐等方面的经历,内容十分丰富。而传世文献中有关宋代印纸的记载也较多,二者之间正好互相比
对,是探讨制度规定与实际运作之间异同的很好契机,并可由此对宋代印纸的概念、流转以及意义等做相关
拓展研究。
以往有关宋代官员考课、磨勘、荐举制度的研究成果中已经涉及了印纸问题,但专门研究宋代印纸相关
问题的成果尚不十分丰富,文章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借助新材料对宋代印纸的若干相关问题进行探讨。②
一 、 宋代印纸概念辨析
印纸是宋代考课制度的重要载体之一。新出土的 《武义县南宋徐谓礼文书》保存了十二卷录白印纸,是
研究宋代印纸与考课的宝贵实物材料。这些录白印纸共八十则,以徐谓礼初注官时吏部发放的印纸为始,其
后接续不断,直到徐氏去世前所受的最后职任,其间迁转、政绩、保举等事迹记录详细,并可与告身、敕黄参照
互证,反映出宋代官员管理制度的真实运作情况,也印证了传世文献中对于印纸的记载。 《宋会要辑稿》中
所载 “官员出身历任并载印纸,不可伪冒,系与告札相为表里”,于此得到证实。… ’华镇在 《云溪居士集》
中阐释地更加仔细:“今吏部授官有给以印纸者,厘务期岁,则所属以一岁之功罪书之,谓之课绩。”[2](P197)这
些记载与 《徐谓礼文书》是相符的,也是本文使用的印纸概念。批书印纸作为考察官员绩效的重要手段,在
宋代广泛推行,南宋的 《吏部条法》中甚至专门有 “印纸门”来约定其规制。印纸文书与告敕宣札之类付身文
书共同记录、证明官员的身份与职任,印纸一词也更多地作为一个专指词语使用。
印纸在广义上则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印即为官印,印纸的本义即指加盖官印的官文书纸,因此,除
47
按照特定格式颁发给官员作为每年考课之用外,印纸可以是多种官方文书、文件的载体,具备多种用途。而
究其本质,印纸是纸张的名称,而非文书的名 目。如宋仁宗欲以皇后规格安排张贵妃葬仪,“中书下礼直议
温成元庙事,判寺王洙令礼直官填印纸申中书”… ”,避开属僚的反对而给予中书意见。 《名臣碑传琬琰
集》同记此事时说得更明确:“温成皇后葬,宰相护丧,太常属僚多守礼异议。主吏迎官长意,用印纸行文书
为私便,不关属僚。”_3J( ’用印纸行文书,对印纸的本义说得十分透彻。印纸还作为科举考试用纸使用,苏
轼曾请求诗赋论题不避举人所治之经,他建议 “但须于所给印纸题 目下备录上下全文并注疏,不得漏
落。”J(胛 又如对于取得战功之人,往往也通过填写其姓名等信息于印纸来进行请赏,其中就可能产生冒领的弊
病。韩世忠派遣参谋官陈桷向朝廷陈乞功赏,“桷以空名印纸增填其从行吏士,冒赏者众,为世忠所劾。”1(n ’
印纸的用途广泛,而以特定格式规制填写印纸,对官吏的行为、绩效进行监管考核是印纸尤为重要的一
个用途。可以说,宋代普遍采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