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82 良种良法
优质弱筋春小麦新品种临麦 35 号
李永平 谭璀榕 王兰芳 喇晓萍 苏月琴
(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临夏 731100)
2014年第3期
小麦是甘肃省西南部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临夏
2
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小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加之生产
上应用的优质、抗病、丰产的新品种较少,品种单一,导
致小麦种植效益较低,严重制约了小麦产业的进一步
发展。继续加强中早熟、抗病品种的选育研究,培育优
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成为小麦生产的迫切需要和
育种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也是该区实现大面积可持续
增产,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临夏州农
业科学院坚持以“优质、丰产、抗病”为春小麦育种目
标,通过南繁北育,提高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程,选育
出适宜临夏地区种植的优质弱筋、抗病、丰产、广适、落
黄好的春小麦新品种临麦 35 号(原代号 98248),为该
区优质专用型小麦的发展提供了品种保障,并于 2013
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
1 选育经过
母 本 永 2H15 是 宁 夏 永 宁 育 种 所 选 育 的 综 合
性 状 优 良、早 熟、顶 芒 中 间 材 料,父 本 9130-8(贵
86101×79531-1)是临夏州农科院选育的抗锈丰产材
料。1998 年在临夏州农科院育种试验田配置杂交组
合,1999-2004 年选种圃经过南北两地连续选择,2004
年 F7(编号为 98248)性状达到稳定,根据田间观察及
室内测产,临麦 35 号田间生长整齐、丰产、抗病、抗倒、
落黄好,综合性状优良。2005 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
2006-2007 年参加品种比较试验,2008-2009 年参加全
省区域试验,从 2010-2013 年开始进行生产试验和多
点示范。
2 农艺性状
2.1 植物学特性 临麦 35 号属春性、中熟品种,生育
期 99d。幼苗直立,芽鞘绿色,旗叶上举,叶片宽窄适中,
株型紧凑,分蘖成穗率高,群体结构较好,株高 100cm,
基部节间较短,茎秆弹性好,落黄好。穗层整齐,穗呈
基金项目:甘 肃 省 重 大 专 项(1203NKDF018);甘 肃 省 农 牧 厅 科 技 创 新
通信作者:王兰芳
纺锤形,顶芒、白颖壳,穗长 10cm,每穗结实粒数 43 个,
千 粒 重 41.9g,容 重 773.5g/L,子 粒 为 卵 圆、红 粒、半 角
质,均匀整齐。
2.2 产量性能 2006 年在临夏州农科院试验场品种
比较试验中,每 hm2 平均产量 6283.35kg,较对照品种
临 麦 32 号 增 产 16.5%,居 10 个 参 试 品 系 的 第 1 位;
2007 年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 6830.10kg,较对照品
种临麦 32 号增产 21.9%,居 11 个参试品种(系)的第
1 位。在兰州、临夏、定西、渭源、秦川进行的甘肃省东
片 水 地 区 域 试 验 中,2 年 10 点(次)每 hm2 平 均 产 量
5617.95kg,较 对 照 品 种 陇 春 23 号 增 产 3.82 %。2011
年 在 东 乡 县 东 塬 乡 张 家 庄 村 种 植 0.37hm2,每 hm2 折
合产量 5977.5kg,较对照品种临麦 30 号增产 13.7% ;
2012 年在积石山县居集乡营滩二社种植 0.17hm2,折
合产量 6421.5kg,较对照品种临麦 33 号增产 11.9% ;
2013 年在临夏州农科院试验农场内种植 0.30hm2,折
合产量 5722.5kg,较对照品种临麦 34 号增产 13.3%。
2013 年在临夏、甘南、渭源累计示范种植 2.3 万 hm2,临
麦 35 号表现出了丰产、稳产性。
2.3 抗病性 2012 年经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分小种
人工接种鉴定:该品种苗期对条锈混和菌表现轻感,成
株 期 对 供 试 菌 系 条 中 32、条 中 33、水 4 表 现 免 疫,对
水 5、贵 22-9、混 合 菌 表 现 中 抗,总 体 表 现 抗 病,并 兼
抗叶枯病,抗赤霉病,中抗白粉病,可在适宜地区推广
种植。
2.4 品 质 2012 年 经 农 业 部 谷 物 及 制 品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测 试 中 心(哈 尔 滨)测 定:临 麦 35 号 含 粗 蛋 白
9.95%,湿面筋 18.60%,沉降值 13.5mL;经粉质仪分析,
吸水率 69.7%,面团形成时间 1.7min,稳定时间 1.4min,
软 化 度 158FU,评 价 值 33。 依 据 国 家 GB/T 17320—
1998《专用小麦品种品质》标准(弱筋小麦蛋白质含
量 13.0%,湿面筋含量 28.0%,沉降值 30.0mL,面
文档评论(0)